经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将于16日凌晨发射,发射时间瞄准北京时间16日0时23分。飞行乘组由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组成,翟志刚担任指令长。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火箭于14日下午进行推进剂加注。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说,按计划,神舟十三号飞船入轨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与天和核心舱及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形成组合体。航天员进驻核心舱后,按照天地同步作息制度进行工作生活,约6个月后,搭乘飞船返回东风着陆场。
目前,执行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的各系统已完成测试和综合演练,航天员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前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准备情况
“天和”已准备好迎接新一批家人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14日下午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天和核心舱半年以来稳定在轨运行、功能性能正常、设备状态良好。
林西强说,天和核心舱发射之前,就规划了平台功能、交会对接、组合体控制、出舱活动等9类46项在轨测试。其中,核心舱入轨后17天内完成了柔性太阳翼控制、机械臂爬行与辨识等39项测试项目;天舟二号、神舟十二号与核心舱对接形成组合体后完成了供电并网、后向推进剂补加等5项测试;神舟十二号乘组安全返回后,进行了电推进功能和前向推进剂补加等2项功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中国自主设计研制的天和核心舱满足功能性能指标要求,实现了预期目标,为后续空间站建造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空间站组合体状态良好,已做好了迎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的各项准备。
天和核心舱自4月29日发射入轨以来,相继与天舟二号、神舟十二号及天舟三号完成了交会对接及推进剂补加等相关工作,支持航天员乘组实现了3个月在轨驻留和两次出舱活动。
任务亮点
中国女航天员将实施首次出舱活动
林西强介绍说,与神舟十二号任务相比,神舟十三号任务主要有六大不同:一是载人飞船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的方式,首次径向停靠空间站;二是届时中国空间站将实现核心舱、2艘货运飞船、1艘载人飞船共4个飞行器组合体运行;三是航天员将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这也是空间站运营期间航天员乘组常态化驻留周期;四是中国女航天员将首次进驻中国空间站,航天员王亚平也将成为中国首位实施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而神舟十三号乘组也将包括中国首次出舱的男女航天员;五是在神舟十二号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更多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产出高水平科学成果;六是实施任务的飞船、火箭均在发射场直接由应急待命的备份状态转为发射状态。
此外,林西强说,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中,航天员王亚平将在空间站开讲“太空第二课”。
林西强介绍,神舟十号飞行任务中,航天员王亚平太空授课期间,全国有6000万中小学生在地面课堂上课,社会反响巨大。载人航天作为有人参与的航天探索活动,空间站作为国家级太空实验室,蕴含着得天独厚、极为丰富的科普教育资源,对广大公民特别是青少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中国空间站不仅是全球科学家开展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的研究平台,也是鼓励青少年热爱航天、参与探索、追求科学的实践平台。
林西强说,在总结和发展载人航天科普工作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在此次任务中,我们策划了更加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我相信,王亚平老师会很快再次“太空授课”。在此,我们也希望社会各界能够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科普事业积极建言献策,提出更加精彩的项目建议。
此外,林西强介绍,针对女航天员参加飞行任务,分析了女航天员的身体特点和个体需求,重点从生活保障、健康保障等方面开展了针对性设计,以确保女航天员长期飞行、健康生活、高效工作。
后续计划
将全面转入空间站建造阶段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六次飞行任务,也是该阶段最后一次飞行任务,该项任务将实现五大目的。后续,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全面转入空间站建造阶段,共规划实施6次飞行任务,2022年底前将完成空间站三舱组合体建造。
林西强表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的主要目的为:一是开展机械臂辅助舱段转位、手控遥操作等空间站组装建造关键技术试验;二是进行2—3次出舱活动,安装大小机械臂双臂组合转接件及悬挂装置,为后续空间站建造任务作准备;三是进一步验证航天员在轨驻留6个月的健康、生活和工作保障技术;四是进行航天医学、微重力物理领域等科学技术试验与应用,开展多样化科普教育活动;五是全面考核工程各系统执行空间站任务的功能性能,以及系统间的匹配性。
林西强表示,对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各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转入空间站建造阶段。建造阶段共规划实施6次飞行任务,首先发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运送补给物资,为随后实施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做准备;神舟十四号乘组在轨驻留期间,将先后发射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对接,进行舱段转位。
在2022年底前,中国将完成空间站三舱组合体建造;随后实施天舟五号货运补给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五号乘组将与神舟十四号乘组开展在轨轮换。对空间站状态进行全面评估后,将转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后续,将择机发射巡天空间望远镜,与空间站共轨长期独立飞行,开展巡天观测,短期停靠空间站进行补给和维护升级。
林西强表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始终坚持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与俄罗斯、德国、法国、意大利、巴基斯坦等国家的航天机构,以及联合国外空司、欧空局等航天组织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他表示,对于其他国家的航天员进入中国空间站,展开国际合作,我们持欢迎态度,相信在中国空间站完成建造,进入运营与应用发展阶段后,大家将会看到其他国家的航天员参与中国空间站的飞行。
综合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