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坚持“产业第一” 珠海挺起制造业脊梁

一季度该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8%,增速排名珠三角第3

2022-04-24 09:36 来源:南方网 沈梦怡

  春天的珠海,木棉花火红,白鹭翩跹,一片生机勃勃。

  走进珠海各大工业园区,生产线上,机器开足马力奋力运转,工人们佩戴口罩,在各自岗位上熟练操作……一股股奋起直追抓订单、抢生产的火热气息扑面而来。

  这是支撑珠海经济韧性的力量。克服疫情防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严峻挑战,2022年开局,珠海发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统筹”,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产业答卷。

  今年一季度,珠海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1.86亿元,同比增长9.8%,增速在珠三角排名第3;完成工业投资99.05亿元,同比增长45.2%,增速在珠三角排名第4。

  数据背后,是整座城市发展路径的转变。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优先”,如今的珠海,正把要素资源向产业发展倾斜,努力打造产业大市,并举全市之力支持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着力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4月24日,珠海首次召开产业发展大会。据悉,大会将推出系列产业新政,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珠海的信心和决心跃然纸上:扬起“产业第一”的风帆,乘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粤港澳大湾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和自由贸易片区建设的东风,珠海以“稳中求进”的姿态,破釜沉舟的决心,加速奔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新使命

  打好产业发展攻坚战,打造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过去,人们提起珠海,更多想到的是旅游、养老。但现在,越来越多人关注到珠海的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在珠海蓝图控制器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刘春生看来,珠海正站在一个转折的路口。

  作为全国首批经济特区之一,珠海用40年实现了从边陲小镇到现代化花园式海滨城市的重要跨越。随后,时代又赋予了其新的使命。

  “支持珠海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努力把珠海经济特区办得更好、办得水平更高,建设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试验平台、开拓者、实干家。”2021年3月29日,广东发布《关于支持珠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意见》,并明确了珠海五大战略定位:区域重要门户枢纽、新发展格局重要节点城市、创新发展先行区、生态文明新典范和民生幸福样板城市。

  经济特区再升级,一个更现代化、更国际化、更高水平的珠海,呼唤新担当,需要新作为。

  2021年12月,珠海市第九次党代会召开,提出坚持“产业第一、交通提升、城市跨越、民生为要”的工作总抓手,并强调做好“横琴+”大文章,把经济特区“金字招牌”举得更高、擦得更亮。

  这其中,“产业第一”被旗帜鲜明地摆在了最重要的位置:要坚持“产业第一”,坚决防止“脱实向虚”,全面打好产业发展攻坚战,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这是珠海在新使命和新形势下作出的选择:

  观天下,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

  看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深水区,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省自身,仍有不少瓶颈,能级量级亟待提高,土地、人才、核心技术等要素禀赋不足,澳珠极点辐射带动能力偏弱。

  “珠海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必须撬动未来产业发展的这盘棋,迅速提升自身能级量级。”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教授陈广汉说,这也是珠海加快建成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和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典范,支持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关键。

  另一方面,从长期看,海外供应不稳和部分订单回流正在倒逼国产自主研发和自主生产,加快补齐产业链短板,这为珠海产业生态的完善,为中小企业在细分领域的迎头赶上乃至弯道超车打开了机遇窗口。“珠海必须抢抓机遇,赶上下一波经济增长的浪潮。”

  制造业强,则经济强;产业兴,则大局稳——“产业第一”的协奏曲,很快在这片热土鸣响,成为全市上下的强烈共识。

  2021年,珠海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达5200.81亿元,比上年增长9.8%。2022年市两会上,珠海进一步自我施压:力争未来五年地区生产总值超6000亿元,进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万亿俱乐部行列。

  香洲区提出坚持“产业第一”,继续当好全市经济发展主引擎;金湾区瞄准“珠海产业中心、交通中心、城市新中心”的发展目标;斗门区加快构建“大产业、大城市、大交通”发展格局;高新区全力打造未来科技城;鹤洲新区(筹)统筹“洪保十”等三大片区,全力支持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

  善举纲者万事遂,善谋势者机可期。珠海,以奋起直追的决心,加速凝聚起“产业第一”的坚定信念和力量。

  新动能

  瞄准产业链精准招商,推动存量企业增资扩产

  3月11日,珠海市人民政府与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签署项目投资协议,为珠海新能源产业链补齐了至关重要的一块短板。

  根据协议,欣旺达电池将在珠海投资建设欣旺达新能源生产基地项目。项目占地面积约800亩,总投资120亿元,完成建设后达到年产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30GWh的产能,预计明年下半年可投产运营。

  这是珠海新能源产业链精准招商的最新案例,也是珠海打好产业攻坚战的一个典型战术。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影响下,珠海筹谋产业发展的逻辑愈发清晰,那便是善用“攻”“守”之道:

  着力延链补链拓链,主动精准招商,是为“攻”——瞄准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家电、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链,珠海计划引进一批具有龙头引领和造血强链功能的上下游重点产业项目,加快完善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生态。

  今年以来,欣旺达、新宙邦、锐骏半导体、联东U谷、奥松半导体等一大批优质项目已相继落地珠海,打开了“精准招商”的良好局面。

  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存量企业增资扩产,是为“守”——聚焦企业需求加强服务保障,珠海全力推动企业加快形成现实生产力,力求让珠海制造基石更稳,韧性更强,并不断跃向高端。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珠海完成工业投资99.05亿元,同比增长45.2%,增速在珠三角排名第4。对市场最敏感的民间投资,也为珠海经济投下信任票:今年前2月全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34.6%,较2021年全年加快38.7个百分点。

  各区纷纷传来捷报:香洲区一季度新引进项目122个;金湾区一季度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8个,总投资达271.36亿元,涵盖新材料、新能源、集成电路等多个领域,预计达产后新增产值524.7亿元;斗门区今年已有32个产业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额约254亿元,预计达产年产值266.74亿元,年税收13.23亿元;

  珠海高新区一季度新引进主导产业重点项目33个,投资总额超122亿元,其中投资超10亿元项目5个,在谈重点项目近百个,总投资超400亿元;鹤洲新区(筹)一季度完成项目签约6个,投资总额47.5亿元,全部计划在2022年动工建设……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产业基础也在不断夯实。

  去年12月6日,粤澳半导体基金项目、空客直升机中国总部项目、横琴中药新药技术创新中心等首批13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落户,形成合作区加快建设的示范效应。数据显示,自合作区揭牌以来,横琴新设立澳资企业253家,实有澳资企业4771家,澳资企业参与合作区建设热情高涨。

  “当前,生物医药行业呈高速发展态势,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良好的政策将更好帮助企业发展。”联邦生物总经理曹春来说。

  4月19日,联邦制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联邦生物落户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作为联邦制药的生物医药研发总部,未来联邦生物将在合作区持续投入研发超15亿元,预计今年年底将有近百人在横琴实际办公。

  新空间

  牢牢守住工业用地红线,提升产业发展承载力

  不管是招商引资项目,还是增资扩产项目,落地珠海的第一道关就是——土地。这也曾是制约珠海产业发展多年的一大因素。

  资源越紧,越要为制造业留足空间!站在新起点,珠海发出保卫产业用地的最强音:要牢牢守住“工业红线”,通过立法严格限制工业用地改变土地用途,坚持把最宝贵的土地资源用在产业发展上。

  切实为产业发展留足空间,珠海提出,要加速整备一批满足项目快速落地基本条件的连片可开发用地。同时,2022年统筹投入不少于100亿元建设资金,高水平规划、高起点建设园区基础设施。

  “工业熟地”一跃成为珠海的年度热词。为展现“产业第一”的决心,珠海向各区布置了任务:金湾区、斗门区要各准备连片成熟用地3000亩以上,高新区准备1000亩以上。

  这也意味着,2022年,珠海将拿出至少超过7000亩的“工业熟地”,为打赢这场关于城市未来的产业攻坚战,备足弹药,做好后勤。

  这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相关行动迅速展开——在原七大工业园区基础上,金湾区着手布局建设半导体产业园、新能源及装备制造区、高端打印设备产业区三大新园区,加快完成高栏港综合保税区封关验收,形成“7+3+1”专业园区布局。

  斗门区积极参与珠海—江门大型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推动富山工业园纳入粤港澳大湾区(珠西)高端产业集聚区先行示范区,启动富山工业园152平方公里全域规划,超前储备工业熟地3000亩。

  珠海高新区计划通过深化与港澳“软联通”“硬联通”,以支持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为牵引,紧密协同横琴分园区建设,持续支持港澳高校和科研院所携手高新区企业打造创新联合体。

  作为珠海主城区,香洲区则以南屏科技工业园和三溪科创小镇为两大载体,重点破题园区空间再造和都市经济空间拓展。

  4月19日,由格力集团投资打造的三溪科创小镇启动区二期项目——漫舒·溪里,以及三溪邻里中心、三溪公园正式动工,成为珠海产业载体建设的最新动向。

  据介绍,三溪科创小镇启动区一期项目——格创·集城预计将于2023年6月竣工,定位为珠海首个具有完善产业生态和服务配套的智慧型产业园区,重点引进光电、5G+智能制造和数字经济三大产业。目前该项目在谈拟入驻企业已超过80家,已明确高达30万平方米的生产及办公研发用房面积需求。

  新服务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下好营商环境“先手棋”

  近日,在珠海市政务服务大厅,一个新增的“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吸引了前来办事市民的目光。

  何谓“办不成事”窗口?据介绍,设立该窗口是为了解决办事难、多头跑、来回跑、体验差等问题,由专窗专人受理因各种原因未能成功受理或审批等情况,把群众、企业难办的事办成。

  这是珠海“产业第一 明珠惠企”1+4服务体系的其中一环。同步上线的,还有跨部门数字化政企沟通服务平台“企达通”。通过打通政府端的“粤政易”与企业端的“粤商通”,珠海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实时沟通与交流。

  此外,为做好产业服务,珠海各级政务服务窗口还将严格落实“窗口无否决权”制度;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体系将重点实行“阳光代办”服务,为产业项目、政府投资及重点工程项目提供咨询、指导、协调和代办等服务,力求服务产业落地无死角。

  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的名片,是城市参与全球产业合作的重要竞争力。客观而言,在与部分先进城市竞争中,因受城市能级限制,珠海优势并不突出。因此,营商环境的加分就格外重要。

  未来,这样的无死角服务还将越来越多。

  珠海强调,要持续优化政府服务,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提高效率,紧紧围绕产业项目快落地、快动工、快投产、快达产倒逼政府各部门工作流程再造,着力营造优质高效的发展环境,不断增强对高端企业、高端要素的吸引力和集聚力。

  这也是珠海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本月上旬,《珠海市全面深化改革2022年工作要点》印发,明确全市今年全面深改的66项改革举措。

  值得注意的是,66项改革举措中,就有26项务实举措是围绕产业发展而展开,包括做实产业发展规划、完善招商引资机制、优化工业园区发展、加强土地整备保障、推动政府流程再造、营造创新创业生态等,旨在为做强产业集群、壮大实体经济营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

  看得见的改变,也让企业家的心更踏实、获得感更强。

  4月22日,珠海举办了一场“别具一格”的招商引资企业代表座谈会。11位来自不同领域行业的企业家代表,坐在了“C”位,与市领导面对面谈问题、提意见。

  “一季度,我们企业产值1.03亿元,同比增长30%,预计年产值将突破10亿元……”会上,珠海康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国成说,园区为企业解决了员工通勤难、子女上学难等问题,不久前,十余位高端人才拿到了香洲区的人才公寓钥匙。

  “公司的成长和珠海越来越好的营商环境是分不开的,我们会继续扎根本土,练就过硬本领,为全市产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吴国成说。

  一线

  推动各区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产业协同

  优势互补助企业跑出发展“加速度”

  2021年9月17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正式挂牌成立。半年多来,合作区建设进度明显加快,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文旅会展商贸产业、现代金融产业四大产业展现出聚集发展的良好态势。

  紧紧围绕着力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珠海举全市之力支持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推动各区与合作区产业协同、开放协同、功能协同。

  珠海经济特区、合作区的产业协同,将带来哪些新气象?总部位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生产基地坐落于珠海金湾的广东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个典型观察样本。

  薄如蝉翼的大尺寸硅片,厚度与一根头发丝差不多——这是高景太阳能的最新产品。据介绍,在硅片切割方面,高景厚度110微米工艺已达到成熟水平,在行业名列前茅。

  2020年12月10日,高景太阳能与珠海签署了总投资170亿元的光伏新能源项目投资落地合作协议。这家由业内资深团队、华发集团及IDG资本共同创立的公司,聚焦高效大尺寸光伏硅片的研发制造,下设珠海金湾50GW大尺寸单晶硅片、青海西宁50GW单晶拉棒两大生产基地。

  在创始股东及地方政府的支持下,金湾高景一期15GW项目历时140天便完成了从开工到投产全过程,建设速度刷新行业纪录。

  “所有计划都在往前赶。”高景太阳能副总经理孙彬透露,首期投产后不久,金湾高景二期(15GW)项目也在去年8月提前动工。“目前二期产能已达2/3,预计今年6月将完全达产。”届时,高景太阳能即有望凭借30GW产能跻身行业第一梯队。

  数据显示,2021年,高景太阳能成功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盈利”的目标,硅片产量居行业第7名。而到2022年一季度,这一排名已上升至行业第5。

  “用地、用电、用水、人才公寓等,政府为企业解决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困难,让我们可以轻装上阵干事创业。”孙彬说,“天时地利人和”下,高景太阳能原计划2023年启动的三期20GW项目,将提前于今年开始建设,帮助加速50GW产能目标达产。

  “我们致力于成为全球光伏硅片领域的标杆企业。”孙彬对公司的未来充满信心:2023-2024年,力争达到行业全球前三的地位;2025年,跻身行业前两名,同时向行业第一看齐;计划2023年全面进入上市阶段,有望成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挂牌以来第一家本土上市公司。

  撰文:沈梦怡 摄影:关铭荣 编辑统筹:何雪峰


编辑:叶菲   责任编辑:张颖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