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转内销’比预计中更有需求!”“国内市场对产品科技含量的要求明显高于近年持续扩容的中东和非洲市场,产品得向高端转型。”10月19日,130届广交会线下展闭幕,广州交易团不少参展企业发现,境内采购商对科技产品的需求比部分传统国际采购商更高,在展位坐下详谈的热情超过预期。
130届广交会首次以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为主题,首次对境内采购商全面开放,线下展以邀请境内采购商为主,境外采购商主要参加线上参会,广州参展企业纷纷寄望借助这次展会发掘国内商机,开拓国内市场。记者走访发现,境内采购商对外贸企业科技创新反倒提出更多要求,倒逼外贸企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
对科技产品接受度更高
广州交易团有283家企业在广交会展馆现场线下参展,625家企业线上参展。
记者在线下展馆发现,广州企业为境内采购商带来了大量智能科技产品。比如首次参加广交会的自动驾驶智能出行企业文远知行、智能自动驾驶飞行器科技企业亿航智能,带来无人驾驶小巴、自动驾驶飞行器等产品。获广交会大会CF银奖的广州市金圣斯箱包科技有限公司展出了自主研发的“一链成型防盗背包”。
内置臭氧杀菌功能的智能垃圾桶、服务垃圾分类的感应分类桶、感应洗手机……广州亿科贸易发展有限公司的展位上,处处摆放着瞄准疫情防控常态化无接触、抗菌等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通过境内采购商进入更多国内高端商超和百货,以及争取项目采购机会的目标,有希望。”截至17日,该公司CFO陈扬发现,境内采购商对感应类科技产品的接受度比一些海外市场还要高。广州亿科从2002年开始参加广交会,原来,韩国、中东、法国、波兰是主要外销市场。
境内采购商让陈扬感到,国内“00后”和“90后”消费能力正在持续提升。130届广交会后,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媒体宣传,天猫、京东、唯品会等国内各大电商平台旗舰店运营都将加大投入。
10月16日,广州纺织品进出口集团展位的员工一口气接待了五六十家境内采购商,应接不暇,又颇为意外。
“这些采购商都是‘有质量’的。”集团综合部经理房超军用“行话”说,大部分人可不是走进来看看,而是在会议桌边稳稳坐下,详细商谈。
房超军迅速总结,他发现从商业模式上看,境内采购商关注点很相似:企业稳定的供应能力、高端产品良好的品质。
出口转内销找到研发方向
记者与参展商和采购商交谈,最大的感受是大家都希望通过广交会更好地寻找合作伙伴,把被疫情冲击的产业链供应链重建起来。
广州市晶皇玻璃有限公司多年来以出口外贸为主,营业收入超过90%来自欧盟、南美等市场。此次参加广交会,特别希望能够逐步打开内销渠道,减少因疫情影响造成的外贸订单损失。
销售部负责人邹锦辉说,原来做外贸,国外采购商要求OEM,定制化生产。这几天接触发现,境内采购商更关注现货,有现货就买。广交会让企业找到的出口转内销的方向,公司国内产品供应非常充足,下一步就是要打通国内销售渠道。
“前三天,洽谈的境内采购商数量是境外的2倍。”广州市奥胜皮具有限公司总经理曹胜利说,境内采购商特别重视皮具款式新不新颖,对商品品质要求竟然比境外采购商更严格。得知了这个方向后,该公司会在国内市场经营中高端品牌,用中高端产品打通内循环。
这一点,广州轻工工贸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家园感受更深。该集团是从第一届广交会到现在全勤参展。虎头、555等电池产品从上个世纪开始就畅销海外,特别是非洲市场。如今,拓展国内市场,境内采购商提出了更多个性化、科技含量,甚至外观设计的高要求,为该集团未来在国内与南孚、金霸王、松下等强手竞争明确了方向。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原副校长董小麟表示,应用好广交会向境内采购商展示新产品新技术的机会,引导国际消费品供给结构在广州率先优化,促进国际消费力加快回流,形成内容更丰富的国际商贸展会与国际消费集聚区互动发展的格局,营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物质基础和新时代国际化消费氛围。
南方日报记者 苏力 黄舒旻 吴雨伦
实习生 伍奕衡
统筹:黄颖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