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 11月1日是“深圳人才日”,自2016年深圳设置人才伯乐奖,表彰在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方面作出突出贡献者以来,深圳高校一直就是该奖项的获奖大户。
数据显示,目前深圳共有全职院士72人,其中约六成来自深圳高校;目前深圳有11家诺奖实验室,其中9家都依托高校开展工作;深圳建设我国第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过程中,被寄予厚望的两大创新引擎都与高校密不可分——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光明科学城高校云集,高水平科研机构、平台扎堆……
这些数据的背后,是深圳这座城市向创新跃升、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生动注脚。
30多年前,“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创造了发展奇迹,成为特区精神的象征;近十年来,深圳8所高校获教育部批准设立,将高等教育版图扩大至15所,同时还在规划筹建多所大学,创造了人才与科研领域的新“深圳速度”。深圳高校已成为深圳高层次、高水平人才集聚,以及创新型人才培育的重要平台,而随着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深圳高校正为深圳创新驱动发展持续注入澎湃动力。
全球引才
高校成深圳高水平人才“聚宝盆”
伴随着近些年深圳高校建设的快马加鞭,一个对接全球的人才引力场也在深圳开启。
南方科技大学(下称“南科大”)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教授邓巍巍还记得5年前的一幕。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二号发射成功,看到同学在指挥大厅发的朋友圈,在大洋彼岸的邓巍巍羡慕点赞的同时陷入思考:“如果回祖国发展呢?”
2016年,南科大邀请邓巍巍来作学术报告。学校的勃勃生机让他感受到书本里读到的“深圳速度”——“一切都是全新的,是可以来干事创业的地方”。
2017年,辞掉海外知名大学终身教职后,邓巍巍加入了南科大。他主持成功申请该校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并与同事成功申请下力学博士、硕士授权点,一手打造出学科的规章制度、培养方案等。
截至今年9月,南科大已签约引进教师1285人,包括院士52人(全职32人)等,教学科研系列教师90%以上具有海外学习、工作经验,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占比超过50%。
从师资家底来观察,就可以发现,深圳高校已然成为深圳高水平人才的“聚宝盆”。
深圳大学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49人,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24人,发达国家各类院士21人,其他各类国家级人才82人。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已引进国际知名科学家和学者400余名,其中包括5名诺贝尔奖得主、2名图灵奖得主、1名菲尔兹奖得主,以及近30名国内外院士、近60名国家级专家、近40名国际知名专业学会会士。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形成了以院士为引领的“大师+团队”的人才格局。目前,该校全职教师中,逾80%拥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近90%为国家及深圳市认定的各级高层次人才,有全职院士8人。
深圳技术大学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84%,全职院士1人,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在专业教师中占比近60%。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深圳坚持自主办学和引进办学并举,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并重,高起点、高标准建设高水平大学,积极探索高校机制体制改革创新,打造多渠道引才路径,高等教育取得跨越式发展,高层次人才队伍迅速集聚。”深圳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陈秋明介绍,截至目前,深圳共有高校15所,高校专任教师中博士研究生占比69%,全职两院院士42人,高校已成为深圳高层次人才集聚和培育的重要平台。
机制创新
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干得好”
诸多国内外高水平人才为何愿意加盟深圳高校?吸引各类人才来了后,又如何留得住?
有教育观察人士表示,除了深圳城市吸引力及给力的人才政策外,深圳高校干事创业的氛围、与国际接轨的人才聘用机制、创新的人才评价和人才激励机制等是重要原因。
“深圳发挥其改革创新优势和体制机制优势,进一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引导高校聚焦人事制度等关键环节,很多高校因地制宜地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加大引才、育才、用才等力度,推动人才工作向纵深发展。”深圳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圳大学(下称“深大”)和南科大在全国公办高校率先实行去编制化管理,探索建立岗位管理和人员聘用制度,形成“按需设岗、按岗聘用、竞聘上岗、择优聘用、合同管理、非升即走”的全员聘用制度,实施与国际接轨的分类聘用、考核评估、晋升制度体系。
2016年1月1日,深大全面推行“预聘—长聘”。该校所有新进专任教师、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一律按岗位聘用,均无编制。深大不再按人头分指标,而是根据各学院科研排名、高水平科研平台数量等指标,分配高级职称指标。学校不将论文数、项目数、课题经费等指标作为岗位晋升和长聘的前置条件,而把评价重点放在学术贡献、社会贡献以及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重点考察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师德师风、学术水平、未来发展潜力和人岗匹配等情况。
“在深大工作的这5年,是我人生中成长与进步最快的5年。从一位对未来充满迷茫的毕业生成长为一个传道解惑的老师、独立承担科研项目的课题组长,源于预长聘制充分激活了人才创新活力。”作为深大2016年第一批入校的预长聘教授,深大微纳光电子学研究院教授韩素婷说。她认为上述制度既能激励青年教师、鉴别学术能力,又能赋予教师职业安全保障,让教师安心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因为与海外名校人事制度和体系接轨,也为众多优秀留学人才归国发展创造了基本条件。
今年,南科大化学系教授谭斌团队凭借“有机催化的不对称轴手性化学”项目,在2020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中荣获自然科学一等奖,为全省11项自然科学一等奖之一。8年前,在海外从事博士后工作的谭斌,以终身制准聘副教授身份加入南科大,作为在南科大成长起来的优秀人才,谭冰感叹道:“我是与南科大共奋斗、同成长的。这里不仅有良好的氛围,还有全新的理念、良好的制度。”
在南科大,全员聘任制、六年“非升即走”制度,既保障了人才的活力,也为人才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支撑。PI制则保障了每位教研序列的教授都是独立课题组负责人,年轻的科学家们不需要依附在大教授团队中,有独立的启动经费,可独立筹建实验室和人员团队,独立申请国家各级科研项目。南科大还优化评价标准,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等倾向,合理设置和使用论文、专著、影响因子等评价指标,注重考察不同系列教师的专业性、创新性、履职绩效、创新成果和实际贡献。
在港中大(深圳),建校初就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职称晋升制度,重在评价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和贡献,以国际同行匿名评审为核心依据,不简单把人才“帽子”、论文数量、承担项目和获奖等作为限制性条件和直接依据。职称评聘不预设名额限制,让青年人才专注于自我提升与自我竞争。
在哈工大(深圳),实行人才分类管理、分类聘任、分类考核。同时,为有能力、有潜力的青年教师提供青年拔尖选拔通道,激发教师科研创新活力;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实施教师分类评价,设置教学为主型、教学研发型和专职研究型等不同岗位类型,教师可自主择岗,多元发展,此外,学校出台各级各类人才选拔、培养、激励政策,让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勇攀高峰。
得益于一系列创新的人才政策,高校人才活力被激发。近些年,深圳高校多名教师入选院士、会士,诸多教师收获国内外各种大奖或在权威期刊频频发表高质量论文,这些都证明人才在深圳高校不仅不会水土不服,反而后劲十足。
动力之源
高校成深圳创新发展强劲“引擎”
诸多高水平人才的集聚,成为深圳高校跨越式发展、高质量提升的重要支撑。
截至目前,深圳有15所高校,其中深大、南科大、港中大(深圳)、哈工大(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7所高校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深圳技术大学入选广东省特色高校提升计划;深职院、深圳信息学院两所高职院校入选国家“双高”建设计划。深大、南科大等高校在国际国内权威大学排行榜上综合排名迅速攀升。
“更多‘聪明脑袋的聚集’,有利于高校发挥凝结核作用,带来基础性创新的可能,从而补上深圳源头创新不足的短板。”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相关负责人说,随着高水平人才的集聚,深圳的高校正在为深圳增强源头创新力、融入全球创新体系提供重要的推动和支撑。
在专家看来,放眼全国,深圳之所以能够长期处于高质量发展城市的前列,就是因为抓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要在新时代发展浪潮中抢占先机,唯有安装更强大的科技创新引擎,才能驱动深圳发展跑出新的加速度,更好地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以及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
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陈志锋介绍,近年来,伴随着深圳“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的打造,深圳高校不断发挥人才优势、科研优势,为深圳创新驱动发展注入智力支撑。
紧密对接城市需求,深圳高校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引进战略科学家及重点领域急需人才,形成高水平科学家团队,以强劲的人才实力增强科技创新力。同时,多所高校改变内部“指挥棒”,在对人才科技评价机制中,更看重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而非拿了多少项目经费,鼓励科研人员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聚焦源头创新,诸多深圳高校通过建设大平台、争取大项目、打造大团队,并且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及奖励机制等,在深圳支柱产业相关领域发起“原点冲击”,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9年、2020年度连续两年评选出的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南科大均有院士领衔、青年师生参与的科研成果入选。该校的科研成果近些年更是频频登上顶尖期刊,仅今年上半年就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7篇。
近些年,深大专利申请量井喷式增长,2019年以PCT申请量247件的数量蝉联全球教育机构第三,仅次于加州大学系统和清华大学。
高校的前沿成果,也正在不断走出大学校门,进入产业一线,成为深圳创新发展的强有力支撑。如深大彭祥教授团队主攻相位辅助三维成像与测量技术,三维成像与建模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与华为、联想等多家公司合作,实现产值3.5亿元,帮助企业“易尚”公司成功上市;牛增强教授团队研发的“任意波形控制能量负反馈YAG激光焊接机”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以此项目为基础成立的深圳市联赢激光股份有限公司,产值达10.11亿元,并于2020年6月在科创板挂牌上市。
源头创新之外,包括深大、南科大、港中大(深圳)在内的多个高校,在深圳多个区建立产学研基地和创新平台,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促进区域发展和产业升级;哈工大(深圳)累计为企业解决各类技术难题超1400个,与腾讯、中兴、华大基因等企业成立联合实验室62家,与大族激光等60余家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深职院先后引进和组建霍夫曼先进材料研究院等11个特色鲜明的高端应用研发创新平台,在该校规划中,更是提出“建设名匠大师汇聚高地”的构想。
高校作为人才“聚宝盆”,正将人才第一资源转为创新第一动力。目前,深圳已建设11个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其中9个由高校牵头建设。而深圳建设我国第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过程中,被寄予厚望的两大创新引擎都与高校密不可分——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光明科学城高校云集,高水平科研机构、平台扎堆。
创新生态
人才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去年5月,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这家公司研发部门的大部分人员是深大毕业生,多年来与深大医学部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张会生团队紧密对接,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打破国际市场垄断。
“不夸张地说,深圳每一座大楼里都有我们的毕业生。”深大党委书记、校长李清泉说,深大办学38年来,为国家和深圳特区建设培养了30万创新创业人才,其中90%扎根湾区,80%扎根深圳。
有数据显示,在深圳多所高校,除了继续深造外,选择就业的毕业生中,超过60%的学生会选择留在深圳就业。
“培养创新人才是大学的使命所在,我们希望通过全球聚才、留才,最后高质量用才,让杰出人才为培养更多的杰出人才服务,更好助力城市发展。”陈秋明强调。
聚焦创新人才培养,深圳高校也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探索。如在南科大、港中大(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探索实行“631”招生模式,即60%的高考成绩、30%的学校自主测试、10%的高中学业成绩,对学生进行更多元化的评价录取;在南科大、港中大(深圳),按大类招生,学生入校后再选择专业,这让学生们有更多时间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做好专业选择。
在南科大、深圳技术大学、港中大(深圳)等多所深圳高校,本科生可以进入实验室跟着老师做课题,还有很多机会与诺奖得主、中外院士等面对面深入交流;在南科大、港中大(深圳)、深职院等高校实行书院制,打破传统的按专业分配宿舍做法,实行跨专业分配,方便学生跨专业交友交流。
学科设置上,深圳高校也与时俱进,开设金融科技、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公共卫生及应急管理、机器人工程等新兴专业以及诸多交叉学科专业,满足国家及地方对于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为了更好地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深大倡导“让创业教育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活”。在低年级开设“创业兴趣引导课”,激发学生创业兴趣;中低年级开设“创业通识课”,讲授创业基本知识;高年级开设“创业专长课”,提升学生创业能力。深大每年支持学生创新创业投入超1000万元,截至去年7月,创业园孵化学生企业377家,离园持续创业的占到70%,市值亿元企业5家、千万元级近30家。
南科大牢牢把握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方向要求、目标要求和社会需求,部署“人才培养卓越计划”,打造“学科—大平台—大任务—高端人才培养”的行列式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探索重大科学问题的战略科学家、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的卓越工程师、掌握原创硬科技的创新企业家和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哈工大(深圳)依托深圳市优质的企业资源和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与企业紧密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毕业生逾70%就职华为、腾讯、迈瑞等知名企业。
高校源源不断输出的创新人才,成为深圳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源。
深圳提出,争取到2025年,高校在校生达到20万人左右,力争3所高校综合排名进入全国前50名,打造开放式创新型一流高等教育高地。目前,深圳已启动筹建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暂定名)、海洋大学、创新创意设计学院、音乐学院等新高校,推进全新机制的创新创业学院建设,探索与香港大学在深圳合作办学。
“大学与城市正在实现深度‘同频共振’。”在李清泉看来,随着深圳高校数量的增长,以及高校质量的提升,深圳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已经形成,未来必将与城市产生良性的深度互动,形成聚变反应。
作者 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