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 10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落下帷幕。 全球首款介入机器人Corindus、全球首款全身通用的掌上超声成像系统Butterfly iQ+、全球首款全碳纤维超级跑车Apollo IE……进博会期间,众多“全球首发”“中国首展”的创新产品聚集了超高人气。
数据显示,第三届进博会各方合作意愿热度不减,按一年计,累计意向成交726.2亿美元,比上届增长2.1%。越来越多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在进博会上加速拓展中国市场,共享中国市场机遇。
在复星的医疗展区,连续三年参展的达芬奇手术系统再次成为进博会“网红”。今年展示的是在中国未上市的单孔手术平台——达芬奇SP手术系统,带来可放大10倍的裸眼三维高清视野,超越传统外科手术方式,将为外科医生提供“实境”式手术环境。 西门子医疗在进博会现场展出全球首款介入机器人Corindus,这也是该款产品首次在中国展出。区别于传统意义上介入治疗的操作方式,Corindus介入机器人能将医务人员与放射源隔离开,为介入手术带来更强的防护和更高的精度,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特别在全球疫情持续蔓延的情况下,该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完成多例在隔离状态下为新冠病人实施的介入手术,为防控术中交叉感染提供了有力保障。
西门子医疗大中华区总裁王皓说:“未来,我们将继续立足中国,不断加大创新和本土化研发投入,推动在华业务的可持续发展,与各方伙伴共同塑造医疗行业的未来。”飞利浦则带来了一款Ingenia Ambition无液氦磁共振成像系统。这款系统今年6月在中国首发,它的创新之处在于,将核磁的液氦使用从1500L—2000L降至7L,且完全封装在容器中一次成型,实现了液氦这种需要依赖进口的战略性物资的零消耗。此外,这款系统无需安装失超管,杜绝了致命的失超风险;整机重量较传统磁共振最大减轻2吨,是世界上最轻的核磁共振,可以安装在任意楼层任意科室,大大拓展了磁共振的应用场景和领域。“中国是飞利浦全球的第二大市场,在全球战略版图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飞利浦相关负责人说,期待通过“立足中国,服务中国”所带来的创新科技辐射全球,从而推进全球健康科技行业加速发展。除了医疗器械类产品备受关注,消费品展区也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观展。法国珠宝品牌卡洛芙公司将常年保存于法国巴黎的保险库内的88克拉黑钻,首次带到亚洲参展。这颗价值2.5亿元人民币的黑钻,每天吸引上百人排队拍照打卡。
首次参展的施华洛世奇,带来了与中国高级定制时装设计师郭培合作的水晶礼服群。它装饰了5000颗仿水晶,将柠檬黄色平面仿水晶和透明虹彩石巧妙融合在一起,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也融入了当代西方设计理念。施华洛世奇水晶业务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孙珏说,非常看好中国市场的潜力。未来在产品设计上,也将更多考虑中国市场的需求,深耕中国市场。
南方日报记者 昌道励
统筹 秦文纲 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