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以来,持续在粤澳引起热烈反响。澳门银行公会主席叶兆佳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提到,“横琴方案”涉及的深度合作区金融创新支持政策点多面广,将为澳门依托横琴深度合作区推动现代金融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政策驱动力。
为澳门发展打开更大机遇空间
问:“横琴方案”中,您重点关注哪些内容?
叶兆佳: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是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国家赋予澳门新的重大机遇、重大平台、重大使命。
在具体政策方面,我有两点深刻感受。一是“横琴方案”涉及多个重大机制体制创新。例如提出将在深度合作区建立粤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体制,推动深度合作区民商事规则衔接澳门、接轨国际,在深度合作区建立“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分线管理模式等。这些政策将推动深度合作区率先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机制体制“软衔接”的试验田。
二是“横琴方案”涉及的金融创新政策宽度广、力度大。例如资本跨境自由流动、资本项目可兑换、扩大跨境资产转让范围、企业外债管理体制创新等,“横琴方案”涉及的部分政策创新力度大于内地其他地区。深度合作区将在上述金融领域实施先行先试的高水平对外开放,这也进一步坚定了澳门银行业界服务国家大局、支持深度合作区建设的决心和信心。
问:您认为“横琴方案”将为澳门发展带来哪些变化?
叶兆佳:横琴未来的定位和政策,都是围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这个目标考虑和展开的。
未来深度合作区将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环境,民商事规则要建立衔接澳门、接轨国际的制度体系,并与澳门实现一体化发展。深度合作区建设过程中充满法律、制度等各种机制体制创新,并通过渐进式目标持续推进。
从银行业角度看,现代金融恰好是当前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也是“横琴方案”里多次提及的地方。“横琴方案”对支持现代金融的发展、跨境金融的发展作了重点部署,而且琴澳间跨境资本自由流动和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新政策,是金融业的重大创新。这将为澳门金融业未来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有利于金融业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更好地服务澳门“一个中心、一个平台、一个基地”的建设,也为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打开更大的机遇空间。
加快在民生金融方面制定细化政策
问:您认为在“横琴方案”的实施下,澳门金融产业会得到怎样的发展?
叶兆佳:“横琴方案”涉及的深度合作区金融创新支持政策点多面广,不但对已有的自贸区政策进行了较全面的继承,而且部分政策创新力度大于内地其他地区,为澳门依托横琴粤港深度合作区推动现代金融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驱动力。
未来,澳门金融业将以更积极的行动,融入大湾区、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加快数字化转型,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大力发展跨境金融、科技金融、财富金融、消费金融、普惠金融等,为澳门在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独特作用贡献力量。
问:就粤澳合作,您认为未来在哪些方面可以进一步加强?
叶兆佳:琴澳间跨境资本自由流动和资本项目可兑换,是国家金融改革的深水区和试验田,给予了粤澳两地银行业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横琴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久久为功,有关的政策还需要不断细化落实。
在这过程中,银行业将配合两地监管,积极研发并推出新的产品及服务,共同在以下方向上进一步加强合作:一是紧紧围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这条主线,落实新的跨境金融政策,对澳资澳企,大力给予资金支持,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全面支持澳门和深度合作区重点产业的发展,例如在高新企业借用外债、跨境资金池等方面,积极推出新服务;二是充分发挥澳门自由港等优势,促进粤澳深度合作,把澳门的竞争优势及时有效地延伸至深度合作区,在横琴构建粤澳一体化高水平开放的新体系,例如,银行业未来可探索把服务澳门中小企业的体系,移植到深度合作区。
最后是配合监管探索跨境金融服务改革创新,加快在民生金融方面,制定有关细化政策,让澳门居民尽早在横琴享受到国家给予的政策支持,提升居民的幸福感。例如,可以手机银行为主要载体,对跨境支付、跨境缴费、跨境社保、跨境代发薪等基础民生金融需求,努力提供账户一体化、服务一体化、体验同城化服务。
记者 余毅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