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培育粤澳双创沃土 打造湾区创新高地

2019-12-18 18:11 来源:南方网 黄鹤林 刘梓欣 吴志远

  应用于人体内的“人工血管”、减少尾气有害气体排放的新材料、聚焦提升蓝牙传输性能的“中国芯”……10月28日,在2019珠海(国家)高新区“菁牛汇”创新创业大赛(下称“菁牛汇”)决赛现场,一批来自海内外的精英人才和项目团队展开激烈角逐。

  从502个海内外项目脱颖而出的52个优质项目进入决赛,最终,24个创业团队和企业获得奖项,预计发放奖金达258万元。通过大赛平台,共有16个海内外优质项目现场签约。其中,13个项目团队现场签约落户珠海高新区,3个项目签订投资意向书。

  这是珠海高新区连续第五年举办“菁牛汇”创新创业大赛,在粤港澳大湾区加速融合的背景下,高新区以大赛为媒,加速汇聚人才、资金、项目等各个方面的创新要素,吸引越来越多的科创人才、企业和项目集聚,为珠海高新区全力打造区域创新中心、在建设澳珠极点中当好先锋,成为大湾区高端产业集聚、产业技术孵化、创新人才的创新高地提供不竭动力。

  全球引智▶▷

  集聚海内外创新创业高端资源

  瞄准市场痛点、占领行业前沿,是此次“菁牛汇”参赛项目的“最大公约数”。以“3D生物打印人工血管”项目为例,人工血管能够解决外周血管、心脏搭桥、血液透析等血管疾病,目前全球人工血管市场规模大概有400亿—500亿美元,而国内95%市场份额都源于国外。该项目负责人张峰介绍:“通过3D打印技术造出‘人工血管’,从而实现血管在人体内‘重生’,未来在国内的应用市场将非常广阔。”

  事实上,大赛涌现的这一批与经济社会建设紧密结合的高科技项目,源于大赛的“全球化”招才引智的办赛路径。据了解,2019“菁牛汇”不仅立足国内(含港澳)资源,还主动对接了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瑞中创新中心等地创新要素,并在海外地区进行项目路演选拔。

  除发挥大赛平台的选拔作用外,高新区还引导全区各孵化器、高校、众创空间、新型研发机构、创投机构等单位参与到此次大赛。更值得一提的是,高新区此前聘任了10名来自港澳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有关负责人,作为高新区港澳科技顾问,强化高新区与港澳地区的联系。此次,这批港澳科技顾问为大赛共推荐了22个港澳项目,为大赛提供了优质的港澳项目资源。

  “一方面,各单位发挥资源优势向大赛推荐项目;另一方面,各类型的孵化机构可借助大赛吸引项目落地。”珠海高新技术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郁李毅表示,通过多方参与的方式,让大赛成为高新区寻找优质项目和人才的重要平台。

  据了解,大赛报名项目共计502个,较2018年大幅增加了202个项目。项目类型涵盖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5年来,“菁牛汇”已吸引包括本地、港澳和新加坡、美国等2200余个海内外创业团队报名和参赛,吸引了60余个创业项目落户高新区。

  从区域赛事到国际引才,从单一赛事到多元化挖掘项目,从项目选拔到集创业赛事、创业培训、创业论坛、参访交流为一体的赛事平台,“菁牛汇”不仅成为高新区吸引全球创新的资源平台,更成为珠海双创事业的一张重要名片。

  产业提升▶▷

  新动能增强优质项目“向心力”

  “考虑落户珠海高新区,最看重的是这里集聚了一批产业人才。”澳门先进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余澍鹏,凭借高性能的“超低功耗蓝牙项目”获得此次大赛初创组三等奖。从初赛到决赛,长达数月的接触和了解,让余澍鹏对珠海充满期待。

  超低功耗蓝牙项目聚焦集成电路领域。“芯片行业是一个高密度的知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产业人才。”余澍鹏说,相较于澳门单一化的产业现状而言,高新区拥有很好的集成电路产业基础,汇聚了一批拥有丰富从业经验的产业人才,这些人才优势将帮助该项目在内陆更快发展。

  “发挥高新区的产业优势,才能吸引更多相关产业上下游项目落户。”珠海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张静华介绍,近年来,高新区加速壮大新兴产业集群,集成电路设计产业集聚存储芯片、智能电源管理芯片等领域高成长企业25家,预计实现产业规模20亿元;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以健帆生物、优时比等龙头企业为引领,预计实现产业规模35亿元。

  让产业优势和参赛项目实现深度链接,此次“菁牛汇”大赛下足了功夫。从参赛组别来看,参赛项目分为企业组和初创组,让不同发展阶段的项目可以得到更精准的配套服务;从项目类型来看,大赛聚焦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及其它这两大领域,为高新区优势产业增添更多科技支撑。

  不仅如此,区别于“秀场式”的比赛模式,高新区不断优化“菁牛汇”赛程让参赛者深度了解高新区产业、政策、环境等。决赛前,高新区增设项目交流环节,组织和邀请投融资机构、高新区龙头企业参与赛事评审,推动赛事项目与资本和产业链对接,为参赛项目引入行业资本和构建市场合作渠道。

  此外,大赛还首次将创业训练营前置于决赛前,为参赛项目提供多方位的专题课程辅导,让参赛项目到高新区的代表企业进行交流和实地考察。一系列“赛前”功课让产业实现对接、人才实现聚集、成果逐渐凸显。据统计,决赛现场共有16个海内外项目签约,其中13个项目团队现场签约落户高新区,3个项目团队签订投资意向书。

  随着此前“菁牛汇”连续4年的成功举办,高新区已引进培育了中科赛特、赛德雷特、尚维高科、普林芯驰、优微生物等优秀创新企业和企业家,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形成了极强的创新创业集聚效应。

  逐梦高新▶▷

  打造创业沃土引领湾区双创潮

  一群创业者拿着背包、提着电脑、赤手空拳,他们凭借智慧在高新区创办公司、壮大企业。“我们的职责就是为他们提供服务,帮助他们成长。”张静华描述的这一愿景,每天都在高新区里上演着。

  2010年,在香港科技大学攻读博士的张云飞在珠海创办云洲智能,从10余人的初创团队发展到如今200余人,成为世界领先的无人船研发企业;2015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的雷震从深圳转战珠海,“二次创业”创办了纳金科技,如今他已成功创办澳门纳金科技公司,开启全球化产业布局。

  这些在高新区孵化和培育的高企茁壮发展,激励和吸引着许多创业者来这里实现梦想,来自澳门的吴以航便是其中一位。此次大赛,他带来的“蓝擎魔垫—汽车节能减排材料”项目,通过环保技术和材料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有害物质,让燃油车更节能环保。该项目获得初创组二等奖。

  “珠海毗邻澳门,并且拥有良好的产业资源和政策,我们有计划落户这里。”吴以航表示,便捷的区位优势、政策扶持和投融资支持等对其项目发展至关重要,他希望能够在珠海开拓大陆市场,对接更丰富的产业资源。

  近年来,越来越多如同吴以航一样的创业者,被高新区优越的创业环境吸引而来。高新区设立1万平方米港澳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对接港澳创业项目;借助高新区离岸(香港)创新中心,推动香港中文大学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在高新区落户,深度对接高校科研资源转化;全区各种类型的孵化平台共有23个,今年孵化器建筑目标将达110万平方米。

  创业者不仅拥有宽阔的创业空间,还拥有“定制化”的政策服务。高新区制定区级孵化育成体系扶持政策,优化在孵小微企业房租补贴政策、扶持大众创新创业暂行规定、孵化器管理办法等政策,分层分级支持孵化载体建设,引导鼓励孵化载体提质增效争优。以港澳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为例,港澳人才仅需花1元租金就可享受200平方米以下的场地服务。

  针对初创企业“融资难”等问题,高新区通过搭建股权投资、“成长之翼”助贷、信用评估、融资对接、上市培育等金融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高新区通过“成长之翼”助贷平台共为企业发放授信72笔,授信额约5.22亿。

南方日报记者 黄鹤林 刘梓欣 吴志远

编辑:谢伟东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