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产业和科技双强互促 制造业大省广东的决心、信心与雄心

2025-02-06 20:19 来源:南方网

  又是一年春来到。25日,广东连续三年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今年主题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省委书记黄坤明在会上发表讲话,强调产业体系向新图强,发展才能以质取胜为新一年广东高质量发展定下基调。

2月5日下午,广东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第二份论坛“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顺利举行。

2月5日下午,广东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第二份论坛“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顺利举行。

  当日,在主会场之外,大会还设立了5个不同主题的分论坛。其中,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分论坛上,来自不同领域的企业代表慷慨分享发展经验、专家学者热情介绍前沿科研成果、多个地市相关负责人亮出完善创新环境的实招、硬招……新春伊始,广东率先点燃工作热情,以强有力的决心、信心与雄心,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向“新”跃升。

  决心:转型之际的求“新”征程

  2024年,广东全省地区生产总值预计突破14万亿元,连续36年居全国首位。这一喜人的成绩为制造业大省新一年的发展注入一针“强心剂”,与此同时,广东也敏锐地意识到,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正处在爬坡过坎、动能转换的过渡期。

  身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之中、在新旧动能转换之际,广东率先下定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的决心。大会上,黄坤明书记提出,要紧盯科技前沿、产业“风口”。他说:“人工智能正在掀起产业变革,机器人时代逐步照进现实,广东兼具机电技术和数智技术两大优势,要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领域下大决心、集中发力,构筑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

深圳建成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牵头组建广东省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

深圳建成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牵头组建广东省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

  岭南春来早,人勤地生宝。广东早已锚定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目标,提前谋划发展格局。2024年,广东率先发布《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行动方案》,提出发展未来产业的七大工程、20项行动,早早将通用智能列为重点领域;《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广东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也正式施行,从制度设计和法规层面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护航。

  中国科学院院士、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张旭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分论坛上指出,当前,人工智能等领域正快速发展,能够联动上下游相关产业、赋能企业发展,广东各家单位、企业应积极入局、抢占发展先机。

张旭院士分享类脑智能科技与产业结合发展的广阔前景。

张旭院士分享类脑智能科技与产业结合发展的广阔前景。

  就在大会当天,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广东现代化体系发展报告2023-2024》《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行动计划》,在回顾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成就的同时,为新一年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指引前进的方向,也表明了广东向“新”跃升的坚定决心。广东,正以坚定步伐,踏上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崭新征程。

  信心:产业和科技双强的创“新”之力

  “近年来,广东积极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投资建设大型科学装置,围绕地方产业建设国家级、省级实验室,提升创新环境,吸引了海内外大批人才来到广东。”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胡正国在谈及广东科技创新优势时说。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2024年,广东全省研发经费支出约5100亿元,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全国第一,“深港穗”科技集群创新指数连续5年居全球第二。强大的科创实力已成为广东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未来产业的信心来源。

广东科创实力强劲,助力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图为广州大学城。

广东科创实力强劲,助力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图为广州大学城。

  科技创新是“从01”的关键突破,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则是“从110”的“关键一跃”。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权泽卫表示,当前,学校正积极推动广东省新型光电材料和成像器件中试平台的建设工作,为新能源、低空经济等多个产业赋能。

  中试平台是打通“从110”的重要环节。权泽卫认为从2024年初,广东就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了一系列中试平台。这些中试平台将助力广东高校的前沿原创性结果从实验室走向产品、促进科研院所和企业充分交流、吸引大量人才落户大湾区,快速推动新产业、新技术在广东落地。

在分论坛对话沙龙上,嘉宾就如何构建全过程创新链展开交流。

在分论坛对话沙龙上,嘉宾就如何构建全过程创新链展开交流。

  此外,完备的产业体系也成为广东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的又一信心之源。

  “我们公司正在进行‘第三次创业’,就是海外制造,全球经营。亿纬锂能期望能用5年的时间实现全球制造、进而实现全球运营。”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表示。立身国内储能电池产业发展最早、产业覆盖最全、最成熟的广东,完备的储能电池产业链为亿纬锂能扬帆出海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当前,广东正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链。除了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广东还不断加强金融等服务业支撑,为这片科创与产业的热土注入更多养分。

  “在创新投资领域,投资人越来越相信中国自己的企业、自己的技术。”看见了广东向上突围、向“新”跃升的坚定决心,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左丁对广东的创新投资充满信心,“广东的土壤好、企业家好,广东有资本,有特别优厚的营商环境,我们相信广东的创新投资一定会成功。”

  “广东的政策支持和开放市场,是给企业最大的支持。”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臧慧卿说,“我们也非常希望在广东找到一个契合的点,让我们的成果落地广东。”

  雄心:齐心协力的筑“新”之行

  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黄坤明书记提到,要“以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托起一个经济社会繁荣、活力动力充沛的新广东”;2024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让广东成为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的试验场和孵化地”的壮志雄心。

  为达成这一目标,广东各级政府部门大力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开展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分论坛对话沙龙上,来自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湛江的相关负责人积极分享了当地创新创业的优势,阐明了未来助力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方向,表达了完善创新制度供给的雄心。《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也提出,将要打造实时在线的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场景发布厅”、建立应用场景创新“沙盒”工作机制,进一步开拓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场景。

  政府部门的鼎力支持,鼓舞着企业持续向“新”迈进。

  坐落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珠海纳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纳金科技”),是一家专注先进纳米材料及产业化应用的企业,在过去14年里构建了一套完全自主的产业体系,成功助力先进纳米材料实现国产替换。

  “新材料领域研发周期长,需要更多的耐心、资本以及顶层设计的制度支持。”珠海纳金科技董事长雷震说。在今年的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作为新兴产业代表企业,他感受到了产业科技互促双强的政策东风,并深受鼓舞。

  “2025年,我们将坚持在新材料领域的投资,开发性能更好的材料,推出能够应用于更多下游创新领域的产品。”雷震说,“让中国制造的核心材料,更好地支持‘中国制造’,更好地支撑广东高质量发展。”

  一年之计在于春,奋楫扬帆正当时。新春首日就将“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雄心提上日程,广东千行百业已下定决心、充满信心,全省上下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锚定“走在前列”的目标,继续领航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征程。

  统筹 何静文

  策划 李美仪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高雅雅

编辑:吴潜之   责任编辑:于艳彬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