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中国经济光明论:为什么要唱响?又该如何唱响?

2024-01-05 13:15 来源:南方+

  近段时间,“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引发广泛关注。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近日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也强调,“要围绕增强信心、凝聚共识构筑主流舆论新态势,持续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一)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为的是对冲、消解唱衰中国经济的各种论调,增强国人的信心和底气。

  一段时间以来,从所谓“产能过剩论”“债务危机论”“经济硬着陆论”到“经济失速论”“经济见顶论”“经济崩溃论”,一些西方媒体和政客执着于渲染中国经济的各种利空,歪曲编造与中国经济相关的负面新闻,时不时就跳出来唱衰中国经济。

  当然,国际舆论场上的唱衰声音也会影响到国内舆论场,甚至有自媒体刻意带节奏、走偏锋、赚流量。

  西方的唱衰,意在误导世界,动摇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把中国塑造为世界经济“风险之源”,破坏中国与各国的合作关系。

  说到底,这仍是过去几十年来多次出现并最终被事实反复打脸的所谓“中国崩溃论”闹剧的延续,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判断,不能被误导。

  (二)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最有力的武器是中国经济的光明事实。

  2023年,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利因素增多,国内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叠加,既有风高浪急,也有暗流汹涌,中国经济在持续承压中交出了超大规模经济体回升向好的答卷,全年呈现前低、中高、后稳态势,展现出抵御短期波动、赢得长远发展的强劲韧性。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升至83.2%,外汇储备规模稳定在3.1万亿美元以上;前10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前11个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3%……

  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有望圆满实现,数据的背后彰显出强劲的“中国实力”,反映出满满的“中国信心”。

  (三)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最坚实的支撑是中国经济的向好态势。

  今天的中国,经济版图之上拥有14亿多人口,形成了超4亿人的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

  建成了世界上最为完整的产业体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外贸不断实现新突破,进出口总值超42万亿元;

  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至44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和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

  简言之,中国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经济发展具备强劲的内生动力、韧性、潜力。

  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作判断:“综合起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增强信心和底气。”

  (四)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最鲜明的对比是中国经济的风景独好。

  这几年,各国经济恢复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疫情“疤痕效应”,在进入平稳恢复阶段之前出现波动是普遍特征。中国经济恢复也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顶住了压力,稳定了规模,提升了质量。

  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经济增长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居于前列,仍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大引擎,10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超过30%。

  看速度,新冠疫情发生后的2020年至2022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5%,远高于世界经济约1.8%的年均增速;多家国际机构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超过5%。

  看质量,经济增长能耗更少、创新更强,中国成为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国家之一,同时还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不断以自身新发展为世界带来新动力、新机遇。

  (五)

  偏见归于无稽,事实胜于雄辩。

  中国目前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复杂形势不可否认,中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更是客观事实。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要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增强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凝聚奋进力量。

  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要扛起责任,主动出来说话,做好权威发布,回应群众关切。

  主流媒体要发挥“定音鼓”“风向标”作用,精准做好政策宣传解读,有效开展热点问题引导。

  对于唱衰中国经济的各种论调,也要有理有据坚决予以驳斥,讲好中国经济发展的故事,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文 | 丁建庭

编辑:陈榕   责任编辑:林涛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