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记者/李健鹏 黎妙娟)松山湖高新区作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创新平台,近年来,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和科创引领作用,加快聚集全球高端创新资源,推动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日益优化,积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高地。2020年,松山湖高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61.8亿元,居东莞全市镇街前列,并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全球化方向),成为东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力量。
松山湖高新区航拍图(松山湖高新区管委会供图)
搭建特色平台,厚植创新土壤。为吸引和集聚海内外创新团队,给创业者提供优质服务环境,高新区搭建了松山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松山湖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等创新创业平台,并出台《东莞市大力引进台湾创新创业青年人才实施办法》、《东莞松山湖推动港澳人才创新创业实施办法》、《东莞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项目入驻管理及扶持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全力构建培育扶持体系促进创业创富。截至目前,松山湖已拥有众创空间21家,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11家;孵化器培育单位44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培育单位14家,孵化场地面积共约116万平方米,在孵企业2300家。《东莞市大力引进台湾创新创业青年人才实施办法》已累计发放资金约1982.6万元,《东莞松山湖推动港澳人才创新创业实施办法》已累计发放资金约840万元,为海内外创新创业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营造有利的创业环境。
加强融资扶持,引入资金活水。为助力科技创新企业发展,松山湖高新区深入实施基金集聚发展计划、科技企业融资支持计划、上市企业培育计划等一系列融资扶持计划,组建基金总规模达10亿元的松山湖天使投资基金,着力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截至目前,松山湖高新区纳入统计的基金公司有127家,基金总规模达548.59亿元;累计拨付科技金融补贴与奖励资金约1110万元,有效鼓励和促进高层次人才落户松山湖创新创业,推动培育和孵化一批具有高成长潜力的优质企业。
提高转化效率,分享科创硕果。出台专项政策《东莞松山湖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办法》,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创新主体及科技人员转移转化科技成果,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推动大科学装置和大型科研平台进行成果对接和转化落地,支持中国散裂中子源硼中子俘获治疗项目(BNCT)产业化公司落地高新区,支持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打造创新样板工厂,不断助推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深化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加强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和实践,打响技术转移人才“松山湖品牌”。目前,松山湖高新区已举办7期技术转移人才培训班,吸引了来自全省各地学员超过2000人报名,并最终通过学员超过500人。
支持企业上云,绽放“智慧之花”。2019年松山湖启动产业云项目,支持龙头企业积极“上云用云”,提升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截至今年9月底,松山湖高新区已经支付第一、二年费用共6300万元,完成了85家企业上云审核,扶持金额达5409万元,扶持的企业中,生产型企业45家,科研型企业26家,服务型企业14家。其中完成打造4家标杆企业(正业科技、佳禾智能、生益科技和东阳光)。目前,使用松山湖产业云项目的企业,已攻克技术难点14个,为上下游中小企业创造就业机会1500个,预计全年将攻克技术难点19个,为上下游中小企业创造2000个就业机会。未来,松山湖高新区还将扩大产业云扶持范围,同时增加客户关系管理(CRM)、商业智能分析(BI)、云盘(数据存储)、物流管理共4个云服务清单,进一步帮助企业提质、降本、增效,助力园区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