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公园、国家植物园联合科普活动在广州启动,该活动将以动植物绘画巡展的方式,走进广东各大校园及各地公园,引导公众关注自然、参与生态保护。
科普写真
活动以青少年群体为核心受众,突出展示南岭国家公园候选区和华南国家植物园特色物种的手绘作品,并通过自然诗歌朗诵、自然写生、植树、倡议书宣读、科普书籍赠送等环节,倡导建立形成“科研-科普-自然教育”全链条生态平台,传递全民生态责任。
动植物绘画巡展
作为广东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载体,南岭国家公园候选区和华南国家植物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南岭国家公园候选区就地保护大量珍稀濒危物种,包括中华穿山甲、黄腹角雉、鳄蜥、莽山烙铁头蛇、广东含笑、丹霞梧桐等,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稳定的栖息环境;华南国家植物园迁地保护植物超2万个分类群,实现报春苣苔、杜鹃红山茶、虎颜花、猪血木、广东含笑等36种华南珍稀濒危植物的野外回归。两大平台通过“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双轨模式,构建起岭南生物多样性的立体防护网。
活动主办方相关负责人称,南岭国家公园候选区与华南国家植物园要在科普工作方面持续发力,积极推动做好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力争成为向公众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前沿窗口”。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邹长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