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 5日,省统计局发布2019年广东城镇就业人员工资情况显示,在私营单位就业人员中,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14183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79494元),卫生和社会工作(74859元)。
记者梳理发现,更高的行业工资收入正吸引更多人才在相关行业持续集聚。
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从2018年第三季度末到2020年第一季度末,广东“四上”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资质的建筑业和房产开发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部分规模以上服务业)从业人口总数从2175万微降为2131万。同期,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从业人员数量从72.67万增长到86.59万,增长19%;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数量从39.96万增长到44.97万,增长12.5%。
数据显示,2019年,广东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2521元,比上年增加4263元,名义增长7.3%,增速比2018年回落1.9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2019年全省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4.1%。
分区域看,珠三角核心区年平均工资最高,达到64770元,其次是东翼、北部生态发展区和西翼,分别为47571元、47523元和45715元;同比名义增速从高到低依次为北部生态发展区(11.1%)、西翼(7.2%)、珠三角核心区(6.3%)和东翼(1.7%)。
分行业门类看,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14183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79494元)以及卫生和社会工作(74859元),分别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83倍、1.27倍和1.20倍。
数据显示,2019年,广东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98889元,比上年增加10253元,名义增长11.6%,增速比2018年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突破10万元,达到100689元。
分区域看,由高到低排列是珠三角核心区、北部生态发展区、西翼、东翼,分别为103285元、79013元、74632元和72474元;从增速看,东翼同比名义增长率最高,达到13.8%;西翼紧随其后为11.0%,珠三角核心区为10.8%,北部生态发展区为9.8%。
从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来看,增速最高的三个行业依次为农、林、牧、渔业(29.8%),卫生和社会工作(24.8%)以及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15.9%)。
南方日报记者 王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