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数据,1至11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2%,增速年内首次转正。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当天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说,这说明随着经济的恢复,市场性的投资在增加。为应对疫情冲击,前期中央出台一系列政策对稳定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经济运行逐步由政策带动向市场内生增长转变,民间投资累计增速由负转正反映了这样的特点。
当天发布的数据显示,经济延续了稳定恢复态势。
从生产来看,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增速比10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比10月份提高0.6个百分点。
从需求来看,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比10月份加快0.7个百分点。1至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比1至10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11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7.8%,其中,出口增长14.9%。
此外,就业形势总体稳定。1至11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99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2.1%。11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比10月份下降0.1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下降。
付凌晖分析,11月份,工业、服务业继续回升,投资、消费不断改善,就业、物价总体平稳,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同时也要看到,受疫情反弹影响,世界经济恢复艰难,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多;国内经济恢复进程中新老问题交织,结构性矛盾凸显,推动经济持续回升仍面临不少挑战。
延伸▶▷
四季度经济增长有望继续加快
付凌晖表示,无论生产还是需求,都在稳步回升,四季度经济增长有望比三季度继续加快。
从生产来看,恢复面扩展,平衡性改善。
从需求来看,需求回暖态势巩固,而且内生性增长持续提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都稳步回升。从消费来看,升级类的商品销售增长速度比较快,限额以上的通信器材类商品销售增长40%以上,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都在20%以上,这说明消费带动作用从前期以基本生活类消费增长支撑,逐步恢复到正常的以升级类消费带动为主。
从投资来看,市场投资活力增强,主要表现为民间投资增速年内首次由负转正,这说明市场的力量增强。此外,制造业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都创了年内新高,说明经济运行稳步恢复态势得到巩固和提升。
“随着经济逐步恢复常态运行,相信全年保持一个较好的增长水平值得期待。”付凌晖说,从下阶段来看,全年中国经济有望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经济体。
展望明年经济,付凌晖表示,明年经济运行有不少有利因素,经济逐步向潜在增长水平回归可能性较大。此外,由于今年基数较低,从速度上来看,增长可能会比较快,但是并不说明经济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认为,由于疫情使经济增速下滑,基数较低,明年我国实际GDP增速将显著高于疫情前水平。预计明年第一季度GDP增速将达11.4%,到第四季度下滑到5.4%左右,呈现“前高后低、逐季回落”的基本走势。明年全年GDP实际增速预计将达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