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品牌观察:十年粤变,向“新”图强

2024-05-14 14:52 来源:南方网

  10年前,在中国汽车品牌走强之时,全国每卖出10辆车,其中就有1辆来自广东;

  10年后,新能源浪潮滚滚而来,全国每4辆新能源汽车就有一辆是“广东制造”。

  这些贴着广东品牌标签的汽车,成为万千“粤字号”品牌故事的一个缩影。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重要理念。10年来,广东一直致力于推动品牌建设高质量发展,向“新”图强,是一直未变的主题。

  广东,有品牌建设向“新”图强的底气。

  2023年,广东GDP达13.57万亿元,占全国的1/10,连续35年居全国首位,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在2023年突破14万亿元,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9的经济总量。

  广东,有品牌建设向“新”图强的能力。

  广东拥有19家世界500强企业;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800万户,10年间增长2倍多;

  规上工业企业7.1万家,高新技术企业7.5万家,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PCT国际专利申请量、有效注册商标量、发明专利有效量等居全国首位,区域创新能力连续7年居全国第一。

  今天的广东,产业发展恰逢其时,科技创新浪潮席卷,品牌故事遍地生花。

2024年中国品牌博览会上的广东馆。叶绍明/摄

2024年中国品牌博览会上的广东馆。叶绍明/摄

2024年中国品牌博览会上的中山馆。主办方供图

2024年中国品牌博览会上的中山馆。主办方供图

  黄金十年:“粤字号”实力出圈

  仅需10分钟,就能将新能源汽车充电至80%;在中山打个“飞的”去深圳上班,饿了再点个“飞机餐”;一批人形机器人进厂打工……这些原本只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情节,在广东已经变为现实,新场景的背后正是一批热辣滚烫的“粤字号”新品牌加速涌现。

2024年中国品牌博览会广东馆展出的“人形机器人”引起围观。叶绍明/摄

2024年中国品牌博览会广东馆展出的“人形机器人”引起围观。叶绍明/摄

  经过十年的发展,从珠江水、岭南衣、粤家电到5G手机、新能源汽车、智能机器人,从珠三角扩展到粤东西北,从“老三样”到“新三样”,广东品牌不断展现出迭代升级的新气象。

  “广货”凭借好质量、好口碑走进千家万户,走出一条“粤造粤好”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这背后彰显的是广东品牌积极拥抱变革与创新的闯劲。

  更重要的是,实力出圈的“粤字号”品牌利落地摸准了市场脉搏,切中了大势所趋。

  “含智量”更高。走进广汽集团埃安总装车间,工业机器人挥舞机械臂,协同精准装配,53秒就能下线一台新能源汽车;深圳龙华,工业富联与腾讯联合打造的“黑灯工厂”里,上料自动化、检测自动化、物流智能化,各类电子产品分门别类自行“走”下生产线,整个生产实现全自动作业。

  “含绿量”更浓。曾经粉尘飞扬的工厂,如今正变身为明亮整洁的数字车间。广东已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304家,绿色工业园区11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59家,绿色制造名单总数居全国首位。

  “含金量”更足。大产业格局逐步形成,大平台建设协同推进,大批补链强链延链大项目落地建设,大企业与“小巨人”企业数量居于全国前列,持续优化的“大环境”呵护企业向中高端迈进……2023年,广东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5.2%,占GDP比重达到四成。

  此外,广东持续激发县域经济发展重要引擎,将“绿美广东”与“百千万工程”深入结合,做好“土特产”文章。

  53个绿美古树乡村、51个绿美红色乡村、超2000个“粤字号”农业品牌、近200个“粤字号”品牌示范基地……生态保护与文旅开发、特色农产品打造等携手共进,最大限度延展了广东品牌的绿美底色。

2024年中国品牌日活动“开平优品”品牌展区展示了特色农产品。叶绍明/摄

2024年中国品牌日活动“开平优品”品牌展区展示了特色农产品。叶绍明/摄

  “粤字号”品牌在广阔大舞台上,展现着独具时代韵律的新精彩,成为广东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中的主力军。

  搭台唱戏: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做主角

  事非经过不知难。广东品牌坚持敢于创新、百折不挠,在市场洗礼中,一批有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的广东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

  深圳华大北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产北斗卫星导航芯片的研发公司,业务横跨集成电路芯片和北斗卫星导航两大领域,不断突破“卡脖子”重点领域核心技术。

  面对新能源电动汽车发展中出现的安全焦虑、续航焦虑及充电焦虑的问题,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不断迭代创新技术,发布了全球首款量产“闪充电池”,10分钟充至80%,让充电像加油一样快。

  北斗、欣旺达的故事,是广东创新千万大军中的一部分。广东企业深谙创新的重要作用,争作“创新的主角”,推动企业品牌高质量发展。

  过去3年,TCL每年研发投入超过120亿元;广汽集团坚持科技创新,累计自主研发投入超过450亿元;业务规模的扩张带来更大规模的人才需求,比亚迪在3年时间里,急速扩张为一个拥有70万人的超级大厂……

广汽集团生产车间里的工业机器人挥舞着手臂。主办方供图

广汽集团生产车间里的工业机器人挥舞着手臂。主办方供图

  除了资金、人才的投入以外,企业也在产品、技术、市场等方面发力,全力推动产业链创新变革。

  广东品牌企业在创新驱动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鲜明地体现为“4个90%”:约90%的科研机构、90%的科研人员、90%的研发投入、90%的发明专利申请来源于企业。

  新时代,广东如何让企业在创新中唱好主角?答案是:“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有话语权。”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广东省大湾区办主任艾学峰在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广东专场上,给广东企业科技创新派下了“定心丸”。

  艾学峰表示,要在政府创新决策中让企业多参与,健全需求导向的科技项目形成机制,完善与科技企业常态化沟通机制,使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

  其实,广东一直在服务企业科技创新上下功夫。

  2023年,全省企业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金额超6800亿元,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000亿元。

  创新资源配置更多向企业倾斜;核心技术攻关中让企业挑大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上给企业多赋能;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中使创新企业受激励……广东正推动一流科技领军企业向生态主导型和平台引领型企业转变,培育一批创新链“链主”企业,壮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加快孵化一批“新物种”企业,形成上下游紧密合作、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良好格局。

  未来已来:广东品牌向高向新

  “人勤春来早,田间耕作忙”,今年的春耕时节,岭南地区有了不一样的风景。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一架农用无人机,11秒就能撒完一整袋肥,更好满足大地块、大亩用量、高频次的播撒需求。

  全自动育秧机、农业智慧无人机、无人驾驶插秧机……这些“硬核”设备在广东的田间唱起主角,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这是广东企业通过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2024年中国品牌博览会广东馆展出了极飞科技的农业无人机。叶绍明/摄

2024年中国品牌博览会广东馆展出了极飞科技的农业无人机。叶绍明/摄

  新质生产力,新在科学技术、新在生产方式、新在产业形态,核心要义是以科技创新驱动生产力向新的质态跃升。

  在这件事上,广东正快马加鞭,展现出以科技创新驱动生产力向新的质态跃升的底气和决心,持续为各行各业创造新的发展机遇。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在广东飞出“新航道”。广东省内集聚了全国30%以上的无人机企业,亿航智能、小鹏汇天、极飞科技等已发展为国内eVTOL头部企业。

  在人工智能“赛道”上,广东也先行布局。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地区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粤字号”机器人站上“风口”。

  瞄准下一个“万亿级”产业,广东同时积极抢占新型储能产业创新高地。在材料、终端、系统产业链环节,广东拥有一批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成为全国储能电池产业配套最全的地区。

  这些新鲜出炉的成绩单背后,是广东为打造勃发奔涌的科创环境、激发广东品牌澎湃新动能所作出的努力。

  2023年,广东研发经费支出约4600亿元,研发经费10年间增长超过2倍;截至2023年底,广东有科技企业孵化器1066家,总量居全国第二;截至2023年7月,广东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25家,数量居全国第一……

  广东正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链;聚焦完善产业体系,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着力打造人工智能、新型储能、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等新的增长点;聚焦完善企业体系,构建头雁引领、众雁齐飞的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格局。

  十年品牌求索路漫漫,“新质”未来仍需攻坚克难。

  回望来路,“粤字号”品牌实力依旧;展望新途,广东品牌继续向新出发。

  统筹:刘丽君 何静文

  策划:李美仪 门丽丽 黎妙娟 吴诗航

  记者:杨婉馨 张琛平

  摄影:叶绍明

编辑:倪仕轩   责任编辑:于艳彬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