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实现产粮大县全覆盖

2021-06-19 10:09 来源:人民日报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财政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组织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在促进农民增收、增加优质粮食有效供给、推动粮食产业提质增效、满足百姓消费升级需求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为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发挥了重要作用。国新办1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及相关地方介绍了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中央财政安排奖励资金215亿元,引导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600多亿元,谋划实施一批项目,有力推动了优质粮食工程落地见效。”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总工程师翟江临介绍,从各地实践看,优质粮食工程实施成效显著,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实现产粮大县全覆盖,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实现监测面覆盖5万吨以上产粮县的60%,“中国好粮油”行动增加优质粮食超过5000万吨。让百姓的“米袋子”多装优质粮,吃上更多的“中国好粮油”,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粮油消费升级的需要。

  在推进优质粮食工程过程中,相关部门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统一,统筹推进粮食产后服务体系、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和“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三个子项建设。培育出以“湖州模式”“阜南样板”为代表的典型经验。安徽阜南种植弱筋小麦35万亩左右,通过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田间管理,亩均增收200多元,5万多农户直接受益。浙江湖州上线“智慧粮库”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国有粮库仓储粮食数量和质量实时监控。投资建设十万吨绿色低温粮库,全过程采取冷链保鲜技术。打造“湖州好大米”区域公共品牌,产品利润较普通大米提升了3—5倍。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规划建设司司长钱毅介绍,粮食产后服务是整个粮食产业链的一个重要环节。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是优质粮食工程的重要内容。目前,已建立粮食产后服务中心5300多个,农户科学储粮仓近56万套,初步形成布局合理、需求匹配、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的专业化、社会化粮食产后服务体系。

  翟江临表示,要以优质粮食工程为抓手,加快粮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在统筹实施“六大行动”上下功夫。一是实施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改造提升粮食仓储设施的功效与能力。二是实施粮食品种品质品牌提升行动,擦亮“中国好粮油”的金字招牌。三是实施粮食质量追溯提升行动,进一步完善粮食质检体系。四是实施粮食机械装备提升行动,加快推进粮食机械装备和加工工艺科技创新、转型升级。五是实施粮食应急保障能力提升行动,形成逐级保障、层级响应的粮食应急保障机制。六是实施粮食节约减损健康消费提升行动,深入开展爱粮节粮宣传教育。

编辑:陈司悦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