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珠海 “三个聚焦”助推博士后军团加速崛起

2021-12-16 10:40 来源:南方网 黄鹤林 董谦君

  近期,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珠海市“博聚香山”洽谈会、中国博士后创新发展(横琴)峰会等一系列博士后人才盛宴开幕在即,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带来精彩的智力碰撞。

  为人才、城市、产业搭建深度对接桥梁,是珠海市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从翱翔在浩瀚太空的“珠海一号”遥感微纳卫星,到驶向深蓝的无人船艇,从登顶国际顶尖期刊到以创新助力产业发展,珠海市博士博士后人才围绕尖端科技领域的创新成果正大放异彩。

  积极有效的人才政策、开放包容的人才环境、不断壮大的产业体系,使得珠海广聚天下英才的力度空前加强。自1999年珠海开展博士后工作以来,目前全市共设立博士后工作站(分站、基地)89家,累计招收引进博士后325名,在站博士后180余名,在站博士后人才数量位居全省前列,4000余名博士人才活跃在各大行业领域。

  聚焦科技创新

  国际高端人才加快关键技术突破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近年来,珠海市人才事业发展快马扬鞭,人才队伍创新创业活力充分涌动。

  在珠海科技创新领域,有这样三张靓丽的名片:全球最大水陆两栖飞机AG600、“珠海一号”遥感微纳卫星、世界领先水平无人船艇。它们在不同行业都引领着国际前沿科技创新。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通过博士后工作载体的建设,珠海科技创新拥有了源头活水。2016年,珠海欧比特公司批准设立博士后创新基地,随后企业卫星研制步入快车道,三年间12颗卫星成功上天。“高精尖领域实现重大科技突破,源于博士后平台不断聚集的高端人才。”公司创始人、归国博士后颜军说。

  在今年备受世界瞩目的中国航展现场,AG600飞行表演首秀赢得观众赞叹,其图纸设计、研制、总装等环节均在珠海完成。该国产大飞机的研制基地——航空工业通飞华南公司不久前正式挂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目前已有3名博士后进站开展技术课题研究。

  “我们希望借此平台推动科技创新与高端人才培养协调发展,为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研制提供技术支撑。”航空工业通飞华南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博士后人才涌入众多技术领先行业,更多高质量人才正瞄准细分领域争做“领头羊”,让“小块头”散发科技创新大能量。

  2017年,留美博士胡颖哲归国来珠创业,他带领研发团队推出智能人机交互芯片以及解决方案,使企业成为国际一线品牌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并获亿元融资。“我们成功引进了多名博士后,为企业技术攻关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胡颖哲说。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珠海博士后团队在肥胖与代谢性疾病领域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自然》杂志。邓剑钦进入珠海光库科技博士后工作站培养后留珠发展,依托其研发技术开发的光纤激光器件产品市场占有率国内领先,隔离器类产品市场占有率行业领先。云洲智能搭建博士后工作载体,围绕无人船艇领域“卡脖子”技术难题集中攻关,推动海洋无人装备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珠海牢牢坚持以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城市发展,聚集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优化、作用突出的科技人才队伍,推动全市人才工作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十三五”期间,珠海市科技实力跃上新台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从22.7件提高到91.5件。凭借创新实力和人才强市建设,珠海正加速实现“小而美”到“大而强”的跨越转型。

  聚焦产业发展

  靶向施策为企业生长注入强劲动力

  走进珠海华星智造研发场所,数台精密视觉测量仪器正在高速运转。工程师将零件放置在测量平台并按下测量键,仅需2秒,闪测仪便完成了上千个尺寸特征测量。这款闪测仪可广泛应用于3C、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的精密零部件测量。

  正是凭借这款产品的核心技术,该项目一举夺得今年广东“众创杯”博士博士后创新赛企业组优胜奖,并顺利入围2021年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引进的博士后人才解决了项目研发中的核心难题。”华星智造总经理彭岗举说。

  服务重点产业、建优平台载体,是珠海市实施博士后制度一以贯之的施政思路。“让高端人才为产业发展服务,以龙头企业为平台引聚英才。”珠海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全市博士后设站单位研究专业涵盖医药、软件、打印耗材、金融、芯片等行业领域,目前珠海在企业、园区中设立博士后工作站(分站、基地)共83家,占比93%。

  靶向施策,成绩斐然。在危难紧急的战疫关头,由丽珠试剂博士后队伍带领的科技攻关小组,推动新冠病毒IgM/IgG抗体检测试剂盒快速面世,在全国科技抗疫中展露实力;在博士后人才创新力量推动下,珠海冠宇作为全市首家登陆科创板的企业成功上市;在珠海格力电器自主创新进程中,众多博士后人才发挥了中坚力量。

  “这里有知名企业的科研平台,还有很好的人才环境,选择来珠海是很正确的决定。”从澳大利亚归国的博士王慧,如今是丽珠集团中的一名科研人员,正带领着一支年轻的队伍开展课题研究。

  以事业引人、以平台留人。越来越多的博士后人才,正通过博士后平台扎根珠海。而博士后制度,也为更多中小微企业引入高端人才解了燃眉之急。

  “我们通过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成功引入两名博士后。”尔智机器人创始人温中蒙说,公司聚焦于模块化协作机器人的研产,相比于传统工业机器人,该产品背后的技术门槛更高。

  博士后人才的加入,大大释放了企业的研发压力。短短几年间,该企业已经成为规上企业并实现盈利,温中蒙先后入选珠海市创业团队带头人、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等。“博士后进站培养期间,珠海给予每人每年20万元生活补贴,企业再加大力度会极大增强我们对人才的吸引力。”彭岗举表达同样的观点。

  “珠海在招引创新人才、助力产业发展这方面一直做得很不错,也可以说走在了珠三角地区前列。”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林江点评说。

  数据是最有力的说明。近五年,珠海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4%,经济总量从全省第十跃升至第六。博士后设站单位格力电器进入世界500强。

  聚焦重大战略

  服务湾区发展打造港澳人才首选地

  体制新,人才聚;机制顺,活力增。珠海大力推进博士后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依托横琴自贸片区、国家级高新区的区位和产业优势,分别在横琴、高新区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载体平台和人才队伍服务辖区发展。

  当前,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扬帆启航,高速涌入的博士博士后为琴澳发展不断释放人才活力。大横琴科技博士后团队研制的“跨域多维电子围网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斩获2019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正成为引聚青年人才“蓄水池”。从澳科大中药学博士毕业的陈承瑜,两年前进入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博士后工作站培养。今年10月,出站后即被产业园内一家港股上市企业的研发公司聘为院长,带领公司研发并孵化系列创新产品。

  依托高端平台引才聚才,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走进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先进材料研发中心,博士后梁瑞介绍该中心研制的一款新型纳米泡沫混凝土,可以大大提高建筑隔热保温性能,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博士后载体建设不断完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加速聚集高层次人才,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贡献智力。目前横琴博士后设站单位23家,自2015年设站以来共招收博士后117名,涌现科研成果285项。

  人才政策作为城市引才留才的“活招牌”,既展现了城市广聚天下英才的决心,更是体现城市引才方向的风向标。

  2019年,珠海“英才计划”配套政策《珠海市博士和博士后人才创新发展实施办法》出台,全方位优化升级博士博士后人才政策体系,为城市招才引智加足马力。今年,珠海高新区依托丰富的园区资源,借助广东省博士和博士后创新创业(珠海)孵化基地建设契机,推出博士博士后人才“一元场地租金”创业新政。

  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效用明显。仅2020年,珠海新引进各类人才5.6万名,人才净流入率位居广东省乃至全国前列。

  近年来,珠海开展了一系列博士博士后创新创业活动、设立首期规模2亿元的人才创新创业专项基金、博士后申领珠海“英才卡”可享25项优惠待遇……做优硬环境的同时,人才服务持续提质升级。如同温中蒙博士所言,“珠海的人才政策让创业者感到无比踏实”。

  可以看到,拥抱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四区叠加”战略机遇的珠海,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人才、更渴望人才,也更有条件和机遇为人才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吸引力。

  ■数读

  ●珠海市科研机构、三甲医院、大型工业企业,建有研发机构的规模以上企业、成长性高新企业等新建博士工作站,给予一次性建站补贴50万元

  ●珠海市科研机构、企业、从事科研和技术开发的事业单位,以及省级以上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留学人员创业园等新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分站、创新实践基地,分别给予一次性建站补贴100万元、100万元、70万元、50万元;每招收1名博士后,给予设站单位5万元工作津贴

  ●对新引进创新创业的全日制博士,给予25万元生活补贴

  ●出站后留(来)珠创新创业的博士后,给予50万元住房补贴

  ●珠海在站博士后,给予每人每年20万元生活补贴,资助期限2年

  ■一线案例

  珠海博士后摘得科研领域“奥运奖牌”

  研究成果被《自然》杂志正刊收录

  不久前,珠海市人民医院陆骊工教授、尹芝南教授及其带领的博士后团队,在肥胖与代谢性疾病领域的研究成果被《自然》杂志正刊收录,影响因子49.962。其中,来自珠海市人民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王倩和李德海等人员为该研究成果的共同第一作者。

  “人才是建设高水平医院的核心资源。医院一直把博士后的招收作为人才引进的蓄水池。”珠海市人民医院常务副院长李朝晖说,博士后人才正成为医院发展的“科研生力军”。

  据统计,目前该院共招收博士后32人,其中在站博士后15人,17名已出站博士后中有11名选择继续留院工作,博士后工作站已成为医院“引凤之巢”。在2020年度全国博士后工作综合评估中,珠海市人民医院在332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脱颖而出,获评优秀。

  汇聚人才勇攀医学科研高峰

  此次重大研究成果是研究人员首次发现白细胞介素IL-27可直接靶向并促进脂肪细胞棕色化和产热,从而减轻肥胖和改善2型糖尿病,有望为攻克世界级医学难题带来福音。“能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就如同在这个研究领域摘得一枚‘奥运奖牌’。”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宝峰如此点评。

  成果源于背后不懈的努力。2014年,长期从事免疫与健康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尹芝南教授提出,希望从免疫系统的视角来研究肥胖,给肥胖治疗带来新途径、新希望。当时,王倩还是尹芝南教授培养的一名硕士生,她担任主要研究者与团队成员共同开展研究。

  从筛查患者血清样本、推演试验到动物试验,是一个漫长的科研探索过程。2020年,从事临床医学研究的王倩在博士毕业后,选择来到珠海市人民医院继续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

  “虽然中间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医院给了我们试错容错的科研环境,让我们可以潜心攻克科研难题。”王倩说,在医院高水平科研平台助力之下,历时七年,该项科研成果最终赢得国际医学主流学术界的认可。

  两年前,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医学专业的彭绍军,南下广东进入珠海市人民医院博士后工作站。“一方面是被粤港澳大湾区如火如荼的建设热潮吸引,另一方面我也想聚焦临床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科研攻关。”他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进站培养期间,彭绍军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顶级期刊发表多篇高质量学术论文并申请发明专利,其中影响因子大于10的论文6篇。更值得关注的是,他聚焦简单高效的肝癌介入治疗和mRNA疫苗新材料开发,未来将实实在在地造福更多患者。

  科研硕果累累,这位年轻的博士后今年成功入选第六届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工程,获2021年度中国抗癌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其中,“青年托举人才工程”奖项每年全国仅200人获评资助,这也是近年来该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首次在珠海落地。

  筑巢引凤让人才拥有干事平台

  事业激励人才,人才成就事业。珠海市人民医院精准对接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健康中国战略,政策红利和培养力度不断增强,博士后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拔尖医学人才成长不断加速。

  伴随着医院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单位,近年来,该院紧紧围绕肿瘤微创、介入核医学、智慧医疗等特色专科为导向招收博士后,力求在医学科技前沿领域实现新突破。据统计,该院博士后共获得国家级项目7个,省部级项目20个,发表高质量SCI论文60余篇。

  秦毅作为该院首批招收的博士后人才,自2014年进站培养后留院发展,如今已成为该院脊柱外科学科带头人;于向荣博士后在新冠疫情暴发之际奔赴湖北一线,用一流技术救治疑难危重患者,既会看病也能做科研的他,荣获2020年度珠海市科技创新之星;彭绍军博士后出站后选择留在珠海,继续从事生物医药新材料研究,致力于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落地转化。

  “医院为人才搭建干事创业平台,高端人才也汇聚成一股磅礴力量助推医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李朝晖说,目前珠海有超九成患者在本地就医。

  近几年,珠海市人民医院不断创新博士后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激发青年人才活力。高水平的合作导师、浓厚的学术氛围、一流的科研平台,助力博士后人才攻克技术难关;30万以上的薪酬待遇、人才公寓、福利保障为博士后解除后顾之忧;刚柔相济的激励措施,为留设站单位工作的优秀博士后提供入职与破格晋升的绿色通路。目前该院博士后获评副教授4人,副研究员4人。

  李朝晖表示,随着珠澳合作深入推进,该院作为澳门科技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未来将以国际联合培养、短期出国访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为重点,着力拓展和深化博士后国际合作培养,让博士后人才拥有更广阔的平台施展才华。

  撰文:黄鹤林 董谦君

  摄影:钱文攀

  编辑统筹:甘韵矶


编辑:何梓阳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