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微创介入治疗肿瘤的技术和方法取得了显著进展,为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和希望。然而,由于微创介入治疗与传统的手术、放疗、化疗存在较大差异,患者及其家属对微创治疗的效果、安全性及费用问题仍存在诸多疑问。
在近期举办的2025国际微创介入大会上,中国介入微创专委会常委、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华侨医院肿瘤科学科带头人窦永充教授和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华侨医院副院长兼肿瘤中心主任董文广教授,就微创介入治疗在肿瘤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分享了他们的见解。
微创介入:为中晚期肿瘤患者带来新希望
窦永充教授指出,医学的发展经历了从经典有创医学到微创医学,再到无创医学的演变,最终目标是迈向功能医学。微创医学的出现,为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尤其是在患者身体状况和疾病进展已无法承受传统疗法(如手术、放疗、化疗)的情况下,微创介入治疗展现出不可替代的优势。
在临床实践中,微创介入联合热疗等技术在中晚期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日益凸显。例如,对于肿瘤细胞处于S期的患者,传统放疗和化疗的敏感性较低,而微创介入与热疗的结合可显著提升疗效,实现“1+1>2”的治疗效果。
纳米刀技术:精准消融复杂位置肿瘤
董文广教授进一步分析了微创介入治疗联合热疗在肝癌治疗中的优势。他提到,纳米刀技术自2012年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软组织肿瘤消融,2015年在中国获批后,全球应用已超过10年,技术流程相对标准化。
董文广教授举例说明,对于靠近肝门区的肿瘤,纳米刀可先消融边缘以保护胆管,再通过微波消融中心区域,从而提高完全消融率(局部控制率超过90%)。此外,纳米刀治疗时间短(治疗小于3厘米的肿瘤仅需1分钟,较大或不规则肿瘤约需3-5分钟),麻醉时间也随之缩短,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即便周围存在轻微热损伤,患者的恢复速度依然较快。
然而,纳米刀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它主要针对肿瘤距离重要结构小于1厘米或传统消融禁忌的患者。作为一种相对成熟的手术技术,纳米刀仍需严格评估患者个体情况,并由经验丰富的医疗团队操作。若术前预案不足,可能会增加并发症风险。
治疗费用:需综合权衡经济与疗效
窦永充教授坦言,微创介入治疗的费用相对较高,纳米刀联合热疗的费用约为传统治疗的2-5倍。尽管如此,其在复杂位置肿瘤治疗中的独特优势仍不可忽视。患者及家属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需综合考虑肿瘤特点、经济承受能力及医保政策。值得欣慰的是,目前广东省对这类治疗提供了一定比例的医保报销,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结语
通过微创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中晚期肿瘤患者有望获得更精准、更安全的治疗方案。相信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优化和普及,微创治疗有望为更多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文 许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