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全球贸易格局深度调整、内需市场潜力持续释放的当下,外贸依存度较高的产业如何通过拓展内销实现转型突围,成为观察中国经济韧性的重要窗口。广东作为外贸大省,众多产业在全球化浪潮中崛起,却也面临着海外市场波动带来的挑战。南方网联合广东省商务厅推出“粤贸一线观”系列产业观察,聚焦广东外贸依存度较高产业的转型实践,展现广东外贸产业在风浪中破题的韧性与智慧。
作为中国最大的家居建装产业基地,广东曾长期以出口为导向锚定全球市场。如今,这片产业沃土正经历深刻转型——刚落幕的第27届中国建博会(广州)(下称“建博会”)上,近800多家粤企既携新品对接海外客商“乘展出海”,又面向国内采购商展现“向内扎根”的诚意。以“粤贸全国”系列展会为纽带,广东大家居建装行业正打破单一市场依赖,构建起内外市场贯通的新生态。
第27届中国建博会(广州)于今年7月在广州举行。图源:活动主办方
市场转换的“流量接口”
外贸依存度较高的企业,往往最先感受到全球市场波动的冲击,而展会则成为其转向内销的“流量接口”。
揭阳五金企业拉拉乐(下称“拉拉乐”)主营家具轨道与铰链生产,产品远销全球30多个国家,北美、南美市场一度是其核心阵地。但近年来,受疫情停摆、俄乌战争冲击及美国关税叠加影响,外贸订单波动加剧,拉拉乐的美国市场订单曾骤减25%。
2020年起,拉拉乐将目光转向国内,通过参加家具配件展、建博会等展会,让原本依赖德国、中国台湾品牌的定制家具厂重新认识广东产品。“我们的产品在质量认证、使用体验上已不逊色于进口品牌,性价比更具优势。”拉拉乐创始人黄宇皓表示。
展会带来的增量显而易见。5年来,拉拉乐的内销占比已从2020年的15%跃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30%。“展会就是我们拓展新客户的主要渠道。”黄宇皓说。
同样借助展会实现“两条腿走路”的还有广东美澳家居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美澳家居”)。作为以不锈钢水槽、橱柜为主营产品的企业,美澳家居外贸占比长期维持在92%左右,美国市场曾贡献近半营收。受关税政策影响,企业2021年起转型布局内销,建博会成为其招募经销商的核心平台。
“2023年我们第一次参加建博会,就与5家省级代理商签约,国内工程订单量达2000万元。”美澳家居外贸销售经理胡洁宁说,今年建博会上,公司已达成600万订单,“此外还有一些正在洽谈跟进。”
除了帮助外贸企业提供内销机遇,国内专业展会也为初创企业按下同步启动内外贸的“快捷键”。今年,深圳路徕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建博会“首秀”,并在展会上首发AI数字照明新品。
“作为一家成立3年的初创企业,我们在加速布局‘国内门店+海外代理’的业务格局。”深圳路徕科技有限公司CEO元方介绍,本次参展,不仅有许多国内渠道商表示合作兴趣,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代理商也伸出橄榄枝。
参展不再仅是“摆摊卖货”
时至今日,各类专业展会已不再是简单的“摆摊卖货”。每场展会背后,透露出每个产业“以展促贸”的不同逻辑。
五金、家居等传统制造业更依赖展会的“拓客功能”。广东新标智能家居有限公司连续多年参加建博会。今年,该公司在建博会上不仅与20家国外客户建立联系,还签约多家国内经销商。“展会能快速对接定制家居厂、大型工程商等B端客户,效率远高于线上渠道。”其外贸负责人曾武山说。
而智能科技类企业更看重展会的技术展示功能。“展会是让客户直观感受技术实力的最佳场景,尤其是这种隐藏在灯具背后的控制系统产品。”珠海雷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杨晞介绍,本次由雷特科技旗下品牌小雷智能家居亮相广州建博会,带来开放生态、前沿技术、硬核产品的多维发力,吸引工程商与灯具厂家合作。
第27届中国建博会(广州)展出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吸引外商目光。图源:活动主办方
中高端品牌则将展会作为“品牌曝光”平台。唯美康(广东)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主营运动地板,产品因环保、专业特性定位中高端市场。公司市场总监孙鑫向记者表示,国内展会虽直接订单有限,但能提升品牌在校园、体育场馆等场景的认知度。“参展是向市场传递‘我们与国际品牌同质’的信号,这种信任价值难以用订单量衡量。”孙鑫说。
“流量”变现靠会后深耕
会展行业有个著名的“1:9撬动定律”,即会展本身每投入1元,就能带动约9元的经济效益。但这一杠杆效应的真正释放,在于会后能否将会场的如织人流转化为实际营收——这考验着参展企业的“会后功夫”。
美澳家居的实践为此提供了生动注脚。在胡洁宁看来,精准分级客户、针对性推进转化,是促进展会流量变销量的关键第一步。
在今年建博会上,美澳家居通过差异化产品展示,锚定不同市场。例如,针对国内消费者对“有限空间多功能”的需求,重点展出带洗杯器、净水功能的“飞鱼瀑布水槽”等复杂款产品;面向欧美客户,则主推满足基础清洗需求的简约大单槽,形成清晰的市场区隔。
“对于展会上接洽的意向客户,我们会在48小时内完成客户需求分析报告,按国内外市场细分,再按工程类、零售类、设计师家装等类别分级跟进,确保每个线索都有精准对接。”胡洁宁说。
订单的最终转化,更依赖产品、生产与结算模式对市场的灵活适配。针对国内“小单定制”与外贸“大批量标准化”的差异,美澳家居专门筛选5到10款固定款式,为此开辟单独生产线,承接内销定制订单;同时保留外贸产线大批量标准化的规模化生产方式,既保障了小单响应速度,又不影响外贸大单交付效率。
企业的高效转化背后,是政府服务的有力支撑。为了帮助企业充分利用专业展会溢出效应,广东省商务厅连续4年开展“粤贸全国”系列活动,通过“政府搭台、政策支持、市场运作、企业参与”模式,每年组织粤企参加百场以上省内外线上、线下重点展会活动。
“‘粤贸全国’已经形成了覆盖展前、展中、展后的全闭环工作机制,特别是在展后组织采购商实地考察,促进订单落地,切实提高拿订单实效。”广东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粤贸全国”已撬动超2100亿元意向成交额,助力15万家企业转型。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刘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