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为期5天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落下帷幕。作为本届链博会的主宾省,广东以一场精彩纷呈的产业盛宴,为这场全球产业链的聚会画上了圆满句号。64家粤企携硬核成果亮相,14项新品完成全球首发,一连串国际合作协议成功签署,在这场汇聚了1200家参展商的盛会上,广东用实力诠释了产业链协同的深层内涵,也展现了“中国制造”拥抱世界的开放姿态。
前沿成果集中亮相,粤企彰显产业链实力
链博会的广东展区,处处涌动着创新的活力。刚从日本大阪世博会归来的优必选人形机器人Walker C,在现场灵活地完成着各项交互动作,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朋友”在与观众打招呼;兆威机电的“灵巧手”以微米级的控制精度,在细微之处展现着工业制造的极致追求;亿航智能的低空无人机则静静陈列,但其背后所定义的空中交通安全标准,已勾勒出未来城市交通的新轮廓——这些令人眼前一亮的产品,无一不折射出广东产业链从研发到生产的全链条支撑能力。
14家粤企的全球新品首发,构成链博会上备受瞩目的创新展示集群。卓志集团推出的“数贸通”跨境供应链管理平台,如同为供应链装上了“智慧大脑”,能够实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物流路径与库存策略,轻松破解传统供应链数据割裂、响应迟缓的难题;杰创智能带来的电磁网捕机器狗,正凭借AI技术为城市治理开辟新的可能;华大集团的生物医药成果,则让人们看到了健康产业前沿探索的清晰轨迹。
AI技术的身影贯穿粤企展示的始终。小鹏汽车带来的G7智能家庭SUV、“陆地航母”飞行汽车,搭配自研的图灵AI芯片,将智能基因深深植入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我们连续三年参展,明显感觉到展会的热度一年高过一年,产业链上的伙伴也越来越多,大家谈论的不再是各自为战,而是如何携手把产业链条锻造得更坚实、更有韧性。”小鹏汽车副总裁陈涵的这番话,道出了众多参展企业的共同感受。
国际合作亮点纷呈,协同共赢蔚然成风
广东省国际供应链合作大会上,近300名来自全球各地的政企代表齐聚一堂,共话产业链合作新机遇。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泰中经济协会、中国意大利商会等机构代表,以及嘉吉、阿斯利康等知名企业负责人齐聚现场,为广东与全球产业链的深度对接搭建起坚实桥梁。
会上,三项粤泰合作协议的签署尤为引人注目:广州仲裁委员会、广州市贸促会分别与泰中国际仲裁与调解中心签订合作协议,中国国际商会广州商会则与泰中经济协会达成加强投资及商务合作的共识。这些协议的签订,为区域产业链协同注入了新的动力。
企业展位内的洽谈同样成果丰硕。广汽研究院带来的无人飞行汽车,赢得了迪拜客户的由衷赞叹:“这样的产品,在迪拜肯定能大受欢迎。”杰创智能的高级工程师周明也欣喜地发现,今年前来洽谈的欧美客户明显增多,葡萄牙、塞尔维亚、美国等地的客商纷纷表达了合作意向,企业正借助链博会的平台,用AI技术为供应链注入更多韧性,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通过系列活动,江门新宝堂等企业与采购商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百胜中国与湛江国联水产签下罗非鱼采购协议,用实际行动响应“外贸优品拓内销”的号召——链博会的平台价值,在这一桩桩合作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共创理念深入人心,产业链协同迈向新高度
“产业链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个相互依存、协同发展的生态系统。”这是链博会上中外企业家们形成的共识。本届链博会吸引了651家参展企业及500多家上下游伙伴,1200家参与者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网络,为广东企业对接全球资源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英伟达、施耐德等首次参展的跨国公司,主动走进粤企展位交流技术;泰国、意大利等国的商会代表,拿着粤企名录仔细询问合作可能。正如卓志集团副总裁李岩所说:“现在企业出海早已不是‘单打独斗’,而是‘抱团取暖’的生态协同,链博会就像一个强大的磁场,把全球产业链上的伙伴紧紧吸引到了一起。”
落幕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从AI赋能的创新产品到跨越国界的合作签约,广东企业在链博会上展现了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的坚定决心。未来,随着协同创新的不断深化,广东必将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健发展持续注入新的活力与动能。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门丽丽 林依嶙(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