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拼多多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该季度拼多多实现营收1040亿元,同比增长7%,增速较往年有所放缓。更引人注目的是,其净利润连续两个季度出现明显下降。但深入挖掘拼多多最近一年的变化就可以发现,背后原因并非业务萎缩,而是拼多多主动选择将大量“真金白银”投入“千亿扶持”“百亿减免”等惠商助农战略中,持续反哺商家与产业生态。
财报背后的战略定力:要增长,更要健康
在电商行业围绕即时零售、新业态激烈“抢地盘”的当下,拼多多仿佛一位“逆行者”,不参与短期流量的厮杀,而是坚定走长期主义路线,把资源投向商家支持、农业升级、供应链优化等更具社会价值和产业厚度的领域。
拼多多本季度7%的营收增长,是在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实现的。更重要的是,其营收结构持续优化,来自商家生态和服务收入的贡献稳步提升。
拼多多集团董事长、联席CEO陈磊表示:“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仍在持续,电商行业围绕新业态的竞争也愈加激烈。我们将继续专注高质量发展,坚持消费者导向,为产业的长足发展创造空间。”他坦言,在持续加大投入的过程中,短期业绩难免波动,但拼多多更愿意“立足长远,把长期价值放在短期利益之前”。
这番话清晰传递出拼多多的战略选择:不以GMV或利润为唯一导向,而是通过持续投入,打造一个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商业生态。
“百亿减免”一周年:真金白银减负,千万商家受益
自去年8月推出“百亿减免”政策以来,拼多多已为平台上千万商家节省了大量经营成本。仅推广服务费的退返金额就超过百亿元,不少商家每年可节省数百万元推广费用。
这些“真金白银”的减免,直接转化为商家的经营空间和创新动力。例如,在湖北随州,“80后”创业者毛以唯放弃手表生意回乡卖大米,在拼多多上创立“稻田绿洲”品牌。通过平台的流量支持和运营指导,他的店铺日销量突破万单,不仅救活了四家加工厂,更带动当地大米产业走向品牌化。
“过去一单大米的利润不到一只手表的1%,但农产品的复购率是消费电子的几十倍,这个市场值得深耕。”毛以唯表示。
“千亿扶持”再加码:从“百亿”到“千亿”,扶持走向系统化
今年二季度,拼多多在“百亿减免”基础上推出“千亿扶持”新战略,将资源投入提升至新量级。该战略覆盖农产品上行、新质商家扶持、产业带转型、品牌年轻化等多个维度,旨在从供需两侧推动高质量发展。
其中,“多多好特产”助力农产品出村进城,据悉,“2025多多好特产”专项行动已走进全国上百个农产区,推动农产品销量同比增长47%,00后农货商家数量增长超30%。在云南昭通,土豆加工成“网红薯片”后,附加值大幅提升,带动1.1万户农户增收;在甘肃河西走廊,牧民通过拼多多直接购买发电机、水泵等物资,生活与生产条件显著改善。
另外,在义乌,张小杰、余永远等“厂二代”通过拼多多平台的数据支持和流量倾斜,开发出防溅盖、按压式冰格、卷发棒等创新产品,单日销量可达数千甚至上万单,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平台还通过“黑标店铺”等机制,鼓励商家打造自主品牌,摆脱同质化竞争。这些都是“新质供给”推动制造升级的真实写照。
“小商品也能做品牌,有了品牌就不是和别人比价格,而是和自己比进步。”余永远说。
拼多多还通过数据洞察和营销赋能,帮助传统品牌实现年轻化转型。伊利液奶电商营销负责人许丽表示,在拼多多的支持下,伊利推出“财运装”“华夏五千年”等定制款牛奶,年轻用户占比达行业3倍,转化率提升1.5倍。
短期利润承压,长期生态价值凸显
拼多多本季度利润下降,直接源于“千亿扶持”“百亿减免”等举措的大规模投入,这些投入正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价值和社会效益,在各个层面产生积极回报。
在商家端,“百亿减免”政策一年来已累计为商家节省推广费用超百亿元,这些节省下来的成本转化为商家的创新资本和价格优势,从“价格战”到“价值战”的转变,正是拼多多助力商家转型升级的生动注脚。
在农业领域,投入的效果更为显著,通过“农研大赛”、供应链优化、数据赋能等方式,推动农业标准化、品牌化、科技化,拼多多正在从根本上改变农产品上行路径,从过去的“产什么卖什么”转变为“要什么产什么”,实现了供给与需求的高效对接。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投入正在形成良性循环的飞轮效应。商家成本降低带来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和更优质的产品,从而吸引更多消费者;消费需求增长又反向激励商家扩大生产、优化服务,进而带动整个产业带的升级发展。“618”大促期间,平台手机、数码、生鲜等类目销量大幅增长,尤其是县域市场成为新消费主力,就是生态价值提升的明证。
拼多多集团联席CEO赵佳臻表示:“我们将继续坚持长期主义,深入推进‘千亿扶持’战略,把真金白银用在提升用户体验、优化商家服务和促进产业升级上。”
记者观察
十年拼多多,从破局者到引领者
今年9月,拼多多将迎来创业十周年。从农产品起家,到如今成为覆盖全品类、服务数亿消费者的新电商平台,拼多多始终没有忘记“普惠”初心。通过“千亿扶持”“百亿减免”“多多好特产”“农研大赛”等一系列举措,拼多多正在重新定义电商的平台角色——不再是流量的收割者,而是产业的共建者、商家的护航人、农业的创新场。
财报数据短期承压,但生态价值长期看涨。拼多多用行动证明,一家企业的高度,不仅在于其赚了多少钱,更在于它为行业和社会带来了多少正向改变。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许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