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新春走基层丨揭秘“中国生鱼之乡”乡村致富经

2025-01-24 20:25 来源:南方网

  丰收的南粤,绚丽多姿。走进被誉为“中国生鱼之乡”的广东省中山市三角镇,鱼塘星罗棋布,这里是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杂交鳢),近年建成了省级现代生鱼产业园,成为全国最大的生鱼繁育和商品生鱼生产基地。三角生鱼,作为中山地区养殖业的璀璨明珠,其养殖面积在中山市占有重要份额。据统计数据显示,三角生鱼产业的全产业链年产值已超过17亿元,成为三角镇渔业的支柱产业。

  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2024年广东加力提速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着力深化“三农”领域改革,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迈上新台阶,加快实现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蝶变,一幅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在岭南逐步展开。

  乡村振兴的春风拂过这片热土,三角镇紧跟时代步伐,在2024年初,发布了《三角生鱼产业发展平台规划》,提出打造生鱼产业“一带二心五区”发展布局,推动全镇生鱼产业高质量发展,将三角打造成高起点、高标准的现代生鱼产业发展先行区、先导区。通过产业平台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升生鱼全产业链水平,力争将三角镇打造成全国生鱼产业高地。

鱼塘安装的智能投饲机。广东移动供图。

鱼塘安装的智能投饲机。广东移动供图。

  在这场乡村振兴的浪潮中,广东移动以其5G、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携手三角镇共同启动了渔业养殖的“数智”引擎,建设三角镇生鱼产业园信息化服务平台,为“中国三角生鱼之乡”注入了新的活力。

  记者实地探访了三角镇生鱼产业园信息化服务平台,见证了科技如何为传统渔业插上翅膀。该平台通过接入养殖生产设备、水质监测设备、断电报警、视频监控等,实现了数据的实时可查和工作成果的全面可视。产业园大屏展示系统上,三角镇生鱼产业的数字化资源一目了然;而综合信息门户则成为了三角生鱼产业园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更令人惊叹的是,“一塘一码”管理的鱼塘数字化管理系统,让监管部门可以随时掌握养殖户的投入品使用和鱼塘养殖信息,确保养殖安全。

  在三角镇的鱼塘边,记者遇到了正在使用投饲机模块的渔民黄锦来。他告诉记者:“三角生鱼以其食量大、生长快的特点而闻名,对饲料及水溶氧的要求极为苛刻。以前养殖生鱼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现在,只需轻轻一点手机端或中控电脑,就能轻松控制投料量和投料时间,同时随时掌握库存动态。”得益于全自动化作业,养殖成本大幅降低,每亩每年节约超1000元,运营成本降低20%以上。

  “人少了,效率却提升了,养殖也更科学了,我们的养殖压力也大大减轻!”渔民黄锦来还告诉记者,投饲机模块的设计非常人性化,能够在鱼塘中央实现360度抛料,抛料可调直径范围覆盖20米至50米,有效改善了采食区的溶氧状况,为生鱼的生长提供了更好的环境。

  广东移动中山分公司渔业平台项目相关负责人罗嘉毅向记者介绍,平台还具备断电报警功能,对鱼塘的养殖设备进行全天候监控,增氧设备一旦停止运行将自动拨打电话、发送预警短信进行报警,及时提醒养殖户处理,保障了养殖安全。销售系统对三角生鱼出塘销售等数据进行了全程信息采集及分析,并实时了解全国生鱼销售价格,有力支撑三角生鱼产销对接。

  目前,三角镇生鱼产业园信息化服务平台、5G智慧渔业等应用已在容海水产等企业广泛推广,这将进一步推动三角生鱼养殖质量与规模实现新的增长,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未来,三角生鱼养殖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成为中山市数字农业建设的典范。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5G数智化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解锁着“中国生鱼之乡”的乡村致富经,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刘夏越宇

  通讯员 中国移动广东公司

编辑:倪仕轩   责任编辑:陈雨昀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