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由广东省能源局、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广东省节能中心主办的“2025年广东省用能设备更新对接系列活动 造纸行业设备更新及节能技术对接专场活动”在东莞顺利举行。本次活动聚焦“能耗大户”造纸行业,邀请省直和部分地市节能工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专业机构、用能企业及节能设备厂商、节能技术服务机构、新闻媒体等约230人参加,锚定行业企业痛点,精准对接提供服务,为广东节能蓝图再添一笔亮丽色彩。
7月10日,造纸行业设备更新及节能技术对接专场活动顺利举行。
“纸”上书写节能大文章
造纸行业是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关系密切的重要基础原材料产业,广东省是全国第二大造纸大省,纸制品产量占全国的16%,造纸行业也是广东省重点耗能行业之一。
广东省能源局节能处负责人表示,造纸业能耗在全省规上工业中排名第七,2024年行业总能耗量为918万吨标准煤,比2020年净增加101万吨,每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1.69吨标准煤,是规上工业平均水平的3.52倍。在全社会节能增效的时代背景下,能耗水平高成为制约造纸行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广东省一向重视造纸行业节能工作的推进,多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广东省造纸协会常务副会长陈竹在会上介绍了广东省造纸行业能效对标工作的情况,她表示,“十四五”期间,广东省参与能效对标的造纸业企业产量由1630.63万吨增加至2254.46万吨,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由292.13克标准煤/吨下降到281.45克标准煤/吨。
活动现场,东莞建晖纸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晖纸业”)、中烟摩迪(江门)纸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烟摩迪”)等企业积极分享了节能改造的成果成效。中烟摩迪工艺技改部经理桑显葵介绍,通过以磁悬浮透平真空泵替代传统的水环真空泵,自2023年5月投产以来,企业已节约用电110万千瓦时,合计约91万元,在提高能效、助力企业绿色转型的同时,也带来显著的经济收益。
本次活动还特别增加了现场互动环节。“如何解决纸机压榨工段后水分高的问题?”“如何提升现有锅炉效率?”广东理文造纸公司、广东冠豪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造纸企业现场提出自己在节能领域最为关切的问题,欧佩德、广东倍能等节能设备和技术提供商立刻给出了专业回应。现场互动增进了用能企业与技术提供商之间的了解,加强了供需对接,为造纸行业节能改造深入推进架起一座沟通破冰的桥梁。
资金托举行业共转型
东莞市是全国及广东省造纸及纸制品行业的重要生产基地。本次活动选择在东莞举行,为用能企业和节能设备及技术提供商搭建起便利高效的对接平台。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四级调研员刘少华表示,当前,东莞造纸行业能耗水平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头部企业已处在行业领先水平,但部分中小型企业受资金、技术、人才等因素限制,设备的能效较低,节能改造的需求十分迫切。这也是造纸企业在节能改造过程中面临的共性难题。
为解决企业改造资金紧张的问题,本次活动着重介绍了国家“两新”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广东“技改十条”政策。省工信厅技术改造与投资处一级主任科员王宁涛介绍,根据《广东省新形势下推动工业企业加快实施技术改造若干政策》,广东省以新设备奖励方式加大财政支持企业技改力度,按照珠三角地区不超过新设备购置额的20%,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不超过30%标准予以事后奖励,单个支持项目奖励额度不超过1500万元。同时,广东省积极引导金融支持企业技改,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推出相应的技术改造信贷产品,助力企业开展技术改造。
资金支持为企业技术改造提供“底气”。在活动中,成功申报2025年国家“两新”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建晖纸业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与体会。技术负责人黎锡康表示,在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支持下,公司顺利完成关键用能设备的节能改造,仅汽轮机一项每年可节省标准煤约2万吨,相当于减少5.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为企业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次活动是广东省用能设备更新对接系列活动中的第五场专场对接会,旨在为造纸企业与节能技术提供商搭建供需对接平台,推广先进适用的节能低碳技术和装备,助力造纸行业的能效提升和绿色发展。同时,本次活动也是省能源局与省工信厅首次联合指导的节能领域专场对接会,未来,两部门还将继续在水泥、玻璃、纺织、陶瓷等重点行业举办设备更新节能技术对接活动,助力广东节能工作深入各行各业,持续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高雅雅 覃玲
摄制:李卓轩 连家兴 陈玥蓉(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