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能源是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命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我国新时代能源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道路。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是事关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紧迫任务。2024年,恰逢“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提出十周年,也是电力体制改革继往开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回望过去,作为全国电力改革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广东一路探索,一路创新,走出了一条符合广东省情、适应时代要求的电力改革之路,也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积累了有益经验。即日起,广东省能源局联合南方网、粤学习客户端推出《电力改革 广东先行》系列报道,聚焦分享广东电力改革及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实践做法。今天我们推出第一篇《广东电力现货市场“闯”出全国经验》。
电是一种能源,也是一种商品,可以在市场中进行自由交易,也因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理位置,会产生不同的价格成本。据《2023年广东电力市场年度报告》显示,2023年广东电力市场规模达5754亿千瓦时(位居全国第一),占广东全社会用电量比例约68%,市场直接交易电量达3141亿千瓦时(位居全国第二),经营主体数量突破7.9万家,基本建成品种最齐全、规模领先、最具活力的电力市场。
广东电力市场从“试运行”到转入正式运行,按照“边运行,边完善”原则成功应对多轮次、多场景试验和挑战,积极发挥“试”和“闯”的精神,实现通过市场更精细地引导电力资源优化配置,为全国电力市场改革提供“广东经验”。
乘风——在南粤大地绽放“电改之花”
建设全国统一的电力市场体系,是我国实现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的必由之路,电力市场可以充分发挥价格形成与传导机制,促进电力供需之间实现有效平衡。
“无现货不市场”,早于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逐步建立以中长期交易规避风险、以现货市场发现价格、交易品种齐全、功能完善的电力市场”,由此掀开了我国新一轮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序幕,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是此轮改革的重要内容。
2017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开展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选择南方(以广东起步)、蒙西、浙江、山西、山东、福建、四川、甘肃等8个地区作为第一批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要求试点地区于2018年底前启动电力现货市场试运行。由此,广东成为全国首批现货市场建设试点省份之一。
2018年8月,广东在全国率先启动电力现货市场模拟运行,同时发布国内首个现货市场实施方案和“1+8”现货市场交易规则体系,其中,规则体系包含1个交易基本规则和中长期、现货、注册、信息披露、结算等8个交易细则。从首创到不断完善,广东现货市场实施方案和规则体系有力支撑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行。
2018年8月31日,南方(以广东起步)电力现货市场全国率先启动试运行。
2019年5月,广东在国内率先启动电力现货结算试运行,包括190台发电厂机组、123家售电公司、3家大用户在内的广东市场主体参与。发电厂以什么价格发多少电、用户以什么价格购电,不再由政府计划这只“有形的手”决定,而是由现货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按照市场规律决定。
咬定青山不放松。历经多轮次按日结算、按周结算、按月结算,广东电力现货市场于2021年11月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2023年12月28日转入正式运行。据广东电力交易中心介绍,“转正”后首次年度交易成交电量2582亿千瓦时,交易均价0.466元/千瓦时。
如今回头看,作为全国首批现货市场建设试点省份,广东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起步早、亮点多、成效足:首个引入售电公司参与电力市场交易,首个发布现货市场“1+8”规则体系,首个率先开展现货模式试运行及结算试运行……在国内电力市场建设中囊获多个“第一”,通过积极改革、大胆创新,打造了复杂大电网下省级电力现货市场样板。
破浪——从0到1跑出“广东加速度”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在电力体制改革领域,同样也具备诸多先行先试的优良条件。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电力市场专班顾问专家朱治中博士介绍,广东电力市场不仅具备活跃的市场环境、充分的政策支持、较为先进且完备的软硬件技术支撑等方面的优势,还拥有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创新文化基因。这种基因成为广东在电力体制改革中取得显著成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广东电力市场正为全国电力市场建设提供全方位样板。
市场体系是电力市场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基于负荷规模大、电网结构复杂、电源类型多样且成本差异大、计划与市场并存等特点,不断完善电力现货市场体系,建立了全国首个集中式现货市场机制,建成全国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货出清系统,创新建立一系列适应当前边界条件下的市场交易机制,实现从“0”到“1”的突破,包括编制全国首套“1+N”现货市场交易规则和现货市场实施方案,因地制宜建立市场与计划衔接、变动成本补偿动态调整等机制。
电力现货市场出清技术支持系统。
在电力交易体系中,及时、准确的信息披露能够消除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为市场主体经营决策提供依据。广东建立了全国首个“逐日盯市”动态履约风险防控体系、首个保底售电机制,发布了全国首个电力市场交易规程——《广东电力市场交易规程》,打造“中长期+现货”全业务、“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信息披露流程,建立了年、月、周、日逐级递进的信息披露体系,有效保障市场主体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市场主体是市场活力的源泉和载体。广东推动发用两侧主体“应进全进”,实现煤电、气电、核电、新能源、新型储能等同台参与现货交易,有序推动工商业用户全部进入市场。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广东进入电力市场的主体共计7.94万家,较2021年底增长3.14万家,其中发电企业284家、售电公司313家、电力用户7.88万家。市场主体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促进了市场的充分竞争、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
广东电力现货试点建设成果获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成为全国首个获得电力行业最高级别技术奖励的电力市场类成果。这既是一种肯定,也进一步表明广东对全国电力市场的示范效应。
走在前——开创能源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建立电力现货市场是落实新发展理念、促进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2022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健全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推进适应能源结构转型的电力市场机制建设,在2025年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
业内人士坦言,由于电力现货市场运行的即时性,各类庞大复杂的数据需要瞬时收集、分类、运算、匹配,还涉及用户用能需求发布、电厂竞价报价环节等,如此复杂的工作要在15分钟内完成,对技术系统和运营人员的要求非常高。因此,要形成区域性乃至全国范围内成熟的电力现货市场,还需各方共同努力。
作为经济大省,广东用电需求旺盛,供给侧主体多元,一次能源价格和气候变化对市场影响明显,电网结构复杂,不同地区间电力供求关系差异大。朱治中博士建议,广东电力现货市场转入正式运行后,应积极助力推动南方区域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加强与周边地区电力市场的互联互通,促进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的优化配置,进一步提升电力市场的整体效率。
广东电力交易平台。
“电力市场孕育着无限商机。”广东电力交易中心董事长黄远明认为,电力市场化交易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多选择权,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催生了新型储能、负荷聚合商、虚拟电厂等新主体,培育了电力金融、智能电网、车网互动、能源互联网等新模式,打造了负荷管理、综合能源服务、电碳耦合等新业态,不断推动能源行业转型升级。
在朱治中博士看来,广东可以持续创新市场交易品种和提升市场服务水平,实现中长期交易的不间断每日开市,进一步提升市场活跃度和流动性。记者同时了解到,广东2024年顺利推动220kV以上中调调管风光发电进入现货市场,积极探索用户侧报量报价参与现货优化出清,推动抽水蓄能、虚拟电厂参与现货等试点交易。
广东电力现货市场已初步建立较为完善的市场体系,下一步应持续保持其先进性、完整性及稳定性,继续发挥先行先试作用,推动广东电力现货市场与南方区域电力现货市场协同高效运行,推动形成南方区域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治理完善的电力市场体系。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覃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