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木头以“莞邑百姓宣讲团”为基础,成立了“有理成樟”宣讲团。坚持“单位推荐、公开选拔、择优选聘、动态更新”原则,从志愿者协会、“中国作家第一村”、实验小学、公共服务办、樟木头医院等单位及各社区遴选出一批优秀宣讲员,形成了全镇覆盖、结构合理的宣讲人才库。
宣讲团现有正式宣讲员30人,他们在各自工作领域都有丰富的工作经历,他们政治立场坚定、理论素养较高、宣讲能力优秀,能够独当一面,贯彻落实好各项宣讲工作任务。
为提升宣讲员业务知识水平和宣讲工作能力,增强宣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共同讲好樟木头镇实施“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和典型故事,特邀广东省广播影视协会会员、莞邑百姓宣讲员王宁进行授课,以“如何提高宣讲感染力”为题,围绕谁来讲、讲什么、怎么讲,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演练,详细讲解“百千万工程”宣讲的基础知识以及宣讲的基本技巧,进一步提升宣讲员业务能力。
宣讲团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传播党的二十大精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意义、“百千万工程”知识与案例及文化强镇建设等,根据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设计不同的宣讲内容。
在企业,从新质生产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数字化、节能减排等方面讲起;在村里,从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案例等方面讲起;在社区,从文明城市创建、基层治理等方面讲起。
用鲜活的语言解读理论,把党的创新理论讲活、讲深、讲实,引导宣讲员学会用新理论、新思想、新观点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不断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以小切口宣讲大道理,以小故事印证大发展,提升市民的政治素质和文化素养。
宣讲团全年开展各类宣讲活动78场,覆盖各年龄段市民3700余人次,深入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当前,人民群众获取资讯的方式越来越多,宣讲的方式也层出不穷。为了让宣讲方式活起来,镇宣教文体旅办多措并举,鼓励宣讲员打破壁垒,创新宣讲方式。
一是举办宣讲内部选拔活动,通过内部选拔激励宣讲员创新宣讲形式,增强交流、凝聚共识,共同挖掘创新宣讲形式,提升理论宣讲水平。
二是丰富宣讲工作载体,创作《东莞樟木头“中国作家第一村”绘就文化惠民“新画卷”》《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打造产业发展型标杆》《响应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等宣讲微视频及相关报道66条,全网播放量近17万次,通过宣讲微视频讲好樟木头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奋力推进“百千万工程”的生动故事。
三是创新宣讲场景,充分利用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站)、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党校、老干中心、企业、中小学、商超、村头巷口等场所,让“身边人讲身边事”,以“小故事讲大道理”的方式,扩大宣讲范围。
四是打造了“金笔杆优秀文学作品分享会”活动品牌,用文学架起文明交流的桥梁,定期邀请知名作家分享他们的优秀文学作品,举办王松《巴克夏的温柔》、王十月《不舍昼夜》、魏红花《云中雪莲》、赵勤《海蓝宝石》、陈崇正《香蕉林密室》等作品分享会9场,覆盖文学爱好者近700人次。
分享会不仅成为了文学爱好者的盛会,更是一个探讨社会发展、交流思想和互促共进的平台。作家们通过文学作品与听众进行深度交流,让“宣讲”真正融入“分享”,增强宣讲的深度和广度,让文化的力量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持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来源:广东宣讲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码关注“广东宣讲”微信公众号(gdbxj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