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各地基层理论宣讲活动如火如荼,创新形式多点开花。从基层故事分享到政策精准解读,从本土文化传承到校地结对宣讲赋能,各地通过创新载体与表达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扎根基层、融入生活,凝聚起共促发展的强大合力。
惠州惠东:基层宣讲展风采 高质量发展共担当
7月18日,惠州市惠东县“推进高质量发展 人人都是主角”理论宣讲比赛精彩纷呈。14名来自基层一线的选手,以自身经历为切入点,用“小故事”讲透“大道理”,将党的创新理论与基层实践深度融合。
选手们创新宣讲形式,打破空洞说教。邹冰琦化身主播回应网友提问,展现市场监管工作风采;罗思思以幼儿园孩子视频切入,讲述教育公平实践;王文鑫用数据与案例诠释“数智赋能”乡村振兴。“95后”村干部马文垚分享从“被质疑”到“被需要”的转变,串联起“百千万工程”带来的山村巨变;水利干部黄小亮以白花河治理为例,凸显“治水即治民心”;冯俏玉、廖楚丹等也通过身边事传递使命担当。
不少选手聚焦惠东红色文化,林加红讲述抗战故事与青年担当,陈思涵讲述高潭革命精神与青年使命,莫可晴、王丽萍等则挖掘 “英雄民兵连”、交通员等红色事迹,呼吁赓续红色血脉。
惠东将持续擦亮“草根名嘴”理论宣讲名片,创新形式,让宣讲既讲出大道理,又关切群众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讲出百姓味、时代味、泥土味,实现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东莞横沥:“百姓名嘴”+家风浸润 让理论融入乡音乡情
7月15日,东莞横沥镇“莞邑百姓宣讲”“牛人讲堂”宣讲比赛火热开赛。19位来自各行各业的宣讲员齐聚一堂,以“推进高质量发展 人人都是主角”为主题,用身边事讲透大道理,让党的创新理论伴着乡音乡情飞入寻常百姓家。
比赛现场,宣讲员们紧扣岗位实践、志愿服务、传统文化传承等主题,激情宣讲、深情分享。横沥医院吴洁莹以亲身经历展现高质量医疗蜕变,横沥人社分局陈延颐用暖心案例诠释“为民服务”,中心小学张丽婷则以画笔和粤韵活化非遗传承。同时,本次比赛融入“莞好家风 有条有礼”两月一主题活动元素,现场穿插展示的家风故事与基层治理案例,形成了“理论宣讲+家风浸润”的双重传播效果。
经激烈角逐,评委综合评判选出获奖者,他们获颁荣誉证书和聘书,成为传递横沥好声音的骨干。如今,“莞邑百姓宣讲”“牛人讲堂”已成为横沥镇基层理论宣讲的重要品牌,挖掘培养了一批优秀宣讲员,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走深走实,为横沥高质量发展凝聚起磅礴的精神动力和坚实的群众基础。
东莞石碣:政策精准滴灌 惠企服务直达“末梢”
7月23日,东莞石碣镇首场“双百”惠企政策宣讲活动在华科城·石碣创新科技园火热开讲。此次宣讲聚焦企业发展中的急难愁盼问题,以“政策宣讲+互动答疑+平台演示”的形式,将惠企春风精准送达企业身边,为企业纾困解难、赋能增效。
宣讲现场,市商务局、市贸促会、东莞信托公司、市人社局、市文广旅体局等单位的业务骨干依次登台,围绕2025年中央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申报指南、东莞市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奖补办法、东莞市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进行详细解读,结合实际案例对政策细则、申报流程等进行答疑释惑,确保企业准确理解、用好用足政策。
除了政策解读,宣讲中还融入了实用的服务工具介绍。为让好政策真正“找得到、看得懂、用得上”,石碣镇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现场演示了全新升级的“企莞家”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企业群众通过“i莞家”小程序即可进入“企莞家”移动端,实现政策精准匹配、项目便捷申报、诉求高效反馈,让企业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优质政务服务。
汕头濠江:校地结对宣讲赋能 解码文化传承与发展
7月18日下午,汕头市濠江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与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结对理论宣讲在礐石街道葛陈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邀请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史怀刚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岭南文化传承与创新”主题宣讲。
史怀刚从地理、气候、历史等维度解析岭南文化,梳理岭南原住民与三大民系的发展脉络,阐述其贯南北、通西东、融中外的创新和包容,并提出要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保持岭南文化的精神特质、立足全球视野等传承创新路径。
截至目前,汕头市濠江区共举办3场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与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结对理论宣讲。7月3日,林岩在濠江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带来“正本清源、守正创新—— 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体会”主题宣讲;7月10日,由任美慧主讲的“乡村文化振兴的科技密码”主题宣讲活动在马滘街道凤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
各宣讲活动围绕“百千万工程”、宣传思想文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热点理论课题,通过整合优势人才与资源,推动高校与地方文明实践阵地深度合作,为基层理论宣讲工作注入新活力、新气象。
来源:广东宣讲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码关注“广东宣讲”微信公众号(gdbxj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