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广东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论坛”举办

2021-12-12 08:59 来源:南方网 黎华联

  “智造升级”的图景,在广东渐次展现。在广东产业已初步显现集群化发展态势的背景下,12月11日,2021榜样的力量——“智造之光”科创先锋榜·广东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论坛在广州举办。论坛上,智造之光科创先锋榜正式张榜,这份由政银媒学共同打造的榜单,将致力于树立行业标杆、营造创新环境,引领产业集群内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论坛上举行了绿色制造高质量发展集体签约活动及科创企业“多流合一”综合评价体系发布仪式,通过引导金融“活水”流向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助推广东建成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强省。论坛上同期发布《新机·先机——2021广东战略性产业集群研究报告》,以智库的多角度、广视角的分析和研判,为广东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可行的行动建议。

  来自政、银、媒、研的专家、学者和代表齐聚一堂,为广东建设科技创新强省提速、助力,逾百名来自广东各地的智造企业见证了这一时刻。

  平台赋能

  政银媒企“聚力” 鼓励“广东智造”

  12月11日上午,“广东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论坛”在广州举办,科创先锋榜、最具创造力榜、最具智造力和最具投资价值榜成为当天广东创新舞台的聚光点。

  2016年起,“榜样的力量——‘FIT’粤科创先锋大赛”(“2021榜样的力量‘智造之光’科创先锋榜”前身)由中国建设银行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和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联袂举办。4年来,赛事累计吸引超过5万家、逾20个高新技术领域的新企业报名参赛,大赛获奖主体涵盖高端制造、人工智能、云计算与大数据等20多个战略性新兴行业,挖掘出一大批行业翘楚和领军人物,搭建了展示科技创新成果和助力科技成果转化的大平台。

  今年,大赛规格再次提升。9月,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和中国建设银行总行联合推动,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知识产权局、中国建设银行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携手主办,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华南理工大学全力支持的“2021榜样的力量——‘智造之光’科创先锋榜”(以下简称“‘智造之光’科创先锋榜”)评选正式启动。大赛首次采用榜单形式,通过以榜为样、以榜促建、以榜聚力,评选出综合实力和创新发展能力居前的广东智造企业,树立先进制造业标杆。

  “智造之光”创新先锋榜是广东政、银、媒等主办单位通过链接创新资源,权威智库、金融机构传播资源,为创新主体注入成长要素之举,鼓励和培育广东智造,引领产业集群内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数据显示,创新正在成为驱动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今年前三季度,广东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实现增加值超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为广东经济平稳增长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截至10月底,广东省战略性产业集群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5.4万件,制定发布836项关键技术标准,建设国家质检中心83个,国家制造标准创新基地6个,均居全国前列。

  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五年位居全国第一,2021年全省R&D经费支出预计达到3600亿元,占GDP比重预计达3.2%。

  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方面,1-10月建行广东分行的融资总额达到了166亿,预计今年突破230亿,连续4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均是广东第一。

  对此,中国建设银行总行副行长王浩在视频中致辞说,广东省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先机,推进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通过打造关键技术自主创新的核心圈,构筑技术和产业的朋友圈,形成带动广泛的辐射圈,推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壮大发展新动能,必将培育形成若干世界级先进产业集群,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据王浩透露,建设银行在广东省科技金融贷款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632亿元、1345亿元,充分反映了广东这块创新热土蕴含的巨大市场潜力和重要性。

  资金元素

  发布“多流合一” “多色”评价体系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血脉通畅,经济高质量发展才能更强劲有力。

  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彭斌在论坛上分享了资金助推对科创企业自身的发展及农村产业兴旺的意义。他说,“得益于建行在内的金融机构的帮助,公司才得以快速成长。”

  广州市尤特新材料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光电、太阳能材料、金属薄膜材料的高新技术企业,长期从事环保新材料研发和应用。该公司总经理周志宏在论坛上以亲身经历分享了资金对科创企业的重要性。“在行业低迷时,绿色金融对绿色制造有着很大的促进,是我国绿色金融复苏的重要手段。”

  为此,论坛上同期举行了绿色制造高质量发展集体签约活动,体现了以资金配置引导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经济转型的目的。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与广州市尤特新材料、广东华昌集团、广东九联科技、广东拓斯达科技、广东嘉元科技、广东金源光能等6家绿色制造企业签约,共同提升制造业领域绿色底色。

  长期以来,科创企业由于轻资产、模式新、周期长、缺抵押等原因,常面临着被金融机构拒贷的困境。“科创企业成果转化难背后,有金融方面的困境因素。融资贵导致企业负担重。融资难,是因为科创企业轻资产较多,无足值的抵押物;融资慢,这就体现在流程长、时效差等方面。”建行广州分行公司业务部副总经理曾玲燕在此前的广州分论坛上介绍。

  2017年9月,建行广东省分行推出全面应用于科创企业的“技术流”专属评价体系——只须输入企业名称,就能在1秒钟内得到该企业的“技术流”评价结果。银行可据此为企业提供差别化增信支持,破解轻资产的科技企业仅凭财务指标难以纳入授信门槛的困境。

  数据显示,4年多来,建行广东省分行对辖内33168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了服务全覆盖,授信1.3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资产业务余额超2600亿元。

  日前,中国建设银行总行正式印发“科技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下称‘科创评价’)全行应用推广方案”,服务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至此,此项诞生在广东,并经过广东5.3万家高企实践检验的“科创评价”正式在全国建行推广使用,我国科技创新企业由此实现“凭知识产权就能获得银行贷款”的便捷融资。

  2020年2月,相关部门下发通知推广第三批支持创新相关改革举措,明确提出要在全国推广“建立科创企业信贷审批授信专属流程、信用评价模型和‘技术流’专属评价体系”,将科技创新企业创新能力作为核心指标,拓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12月1日,广东发布2020年广东金融创新奖评选结果。建行广东省分行凭借科技企业“技术流”专属评价体系等项目,荣获广东省金融创新奖一等奖,是唯一获得一等奖的商业银行。

  为更好地对科创企业进行精准测评,以金融创新促进科技创新,论坛举办了科创企业“多流合一”综合评价体系发布仪式。“多流”主要包括政策流、技术流、能力流、资金流等,通过“多流”相互依存、共同支撑,汇集成企业的“科技报表”,结合传统的“财务报表”,就可以更加立体全面地评价科创企业。

  “在科技金融不断实践深入下,建设银行充分意识到科技创新企业是多样的,它们处于不同生命周期,具备不同类型、不同形态,应该以多样的评价体系形成多样的服务,从而更好服务多样的科技创新企业、制造企业,这就是多流合一科技创新企业评价体系的基本内核。”中国建设银行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鲍杰汉在宣讲时介绍。

  智力支持

  探讨“广东路径” 献计集群培育

  论坛以“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为主题,旨在通过对广东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分享和分析,探讨产业发展的“广东路径”,为广东培育若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加快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实现广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论坛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发表了主旨演讲。他说,人类自近代进入工业化时代之后,产业发展离不开科技,科技发展离不开人才。产业集群的前提就是科技集群,科技集群的前提是人才的集群。

  根据郑永年的观察,西方形成了地域嵌入型世界级经济平台,这些平台既是产业集群地,也是科技集群地,更是世界人才的集群地,人、科技和产业集群密不可分。如今中国也出现这种趋势。因此,中国培养和吸引人才要形成系统的人才建设环境。

  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如何营造科创人才的磁场,郑永年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有条件吸引世界级人才,但也需要把大湾区塑造成为地域嵌入型的世界级经济平台,以这个平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粤港澳大湾区拥有香港、澳门两个吸引人才的平台,可以在坚持“一国两制”基本原则、坚持法治的情况下,参考香港的人才规则吸纳科创人才。

  汽车产业是支撑广东经济稳定发展的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之一,广汽集团是广东汽车产业集群的核心企业,该公司负责人在论坛上分享了对于汽车产业集群趋势的判断。“历经百年发展的汽车行业已经到了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转型升级的临界点,庞大的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将彻底改变原有的模式,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说。

  冯兴亚称,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不仅是汽车行业未来发展方向,更是新一代创新技术应用的重要载体,将加速推动全球能源转型,促进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高速发展。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将是推进广东省汽车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的千载难逢的机遇。

  针对最新的财经政策动向,中金公司投资银行部执行总经理王胥覃进行了解读,预计未来主板注册制会加快推出,届时整个资本市场会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既然赶上了资本市场很好的融资窗口期,相关产业如果具备这个条件,应该抓住这个机会。”

  根据王胥覃的研究,2019年以来,伴随A股注册制改革的推出,上市公司数量和直接融资额显著增加,资本市场投融资效率显著改善,推动了产业集群内龙头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也提高了广东省产业集群的经济活力。其中广东省整体受益比全国平均水平更高,因为广东的企业整体科创水平更高。数据显示,受益于注册制改革,近年深圳、广州、东莞科创板和创业板新增上市公司数量较多。

  王胥覃与广东企业家探讨了在注册制改革与直接融资比例提高的背景下,战略性产业集群如何更好地对接资本市场。他建议广东的科创企业在埋头苦干的同时,更要了解资本市场各个板块对产业的要求,以便作更好的对接。

  南方日报记者 黎华联

编辑:苏运菊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