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60%的食物中毒是由致病微生物引发的。在食品安全领域,微生物问题是长期、永恒的问题。如何实现对微生物的精准识别?面对潜在的安全风险,如何建立高效的控制机制?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吴清平的带领下,科研团队经过10余年的攻关,成功构建了中国食品微生物安全科学大数据库,成果推广至全国6000余家食品企业。日前,该成果荣获2021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推动食源性致病微生物
检测全覆盖
瓶装饮用水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上世纪90年代刚引入国内时,许多厂商面临着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问题。
“细菌每20—30分钟分裂一次,哪怕只有一个细菌进入包装,产品的整体质量都会面临重大威胁。”吴清平说。当时,他和团队进入饮用水企业,从水源到设备再到工艺逐项溯源,切断污染链。
正是意识到微生物在食品安全领域的重要地位,自2007年起,吴清平开始带领团队展开系统性科研攻关,至今已有超过300人参与研究。
基础研究离不开科研人员甘坐冷板凳的奉献精神。仅以采样为例,据吴清平介绍,多年来团队成员采集了一手微生物样本4.5万余份,足迹遍布全国;随后的菌种分离鉴定同样工作量巨大。“有了一批批研究者的接续努力,我们才能够建立起菌种保有量达12万株、单库体量国际最大的食品微生物安全与健康菌种资源库。”吴清平说。
资源库的建立为进一步开展微生物研究与产业应用奠定了基础,团队开始推动从科学大数据库构建到产业防控应用的系统性探索,研发了食源性致病菌和病毒的高通量快速检测技术及检测芯片,推动相关产业实现检测全覆盖。
在吴清平看来,只有将珍贵的资源库、核心关键数据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甩掉“卡脖子”的手,而该项目便实现了我国多个首次:首次建成我国最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食品微生物安全科学大数据库;首次建成具有代表性及组学信息特征的标准菌种资源库,打破了发达国家对于核心菌种的垄断。
将建设微生物
安全与健康网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吴清平提出了设立“中国微生物组与精准应用”重大创新专项的建议,继续大力推动我国微生物科研与产业化应用的发展。
据了解,此次获奖的“中国食品微生物安全科学大数据库构建及其创新应用”项目,成果已推广至全国6000余家食品企业。在广东,近三年有10家应用该成果的单位新增销售额109.09亿元,新增利润15.70亿元。
更重要的是,“该项目创制出不同食品行业微生物安全靶向高效防控关键技术与体系,全面提升了我国食品产业微生物安全保障水平”,吴清平说,相关成果明确了我国食品安全防控的关键,实现产业链中精准溯源。例如,项目建立的微生物溯源系统向企业等专业用户开放,能够帮助用户快速了解病菌的基本信息及防控知识。
下一步,该团队将继续完善食品微生物安全科学大数据库,计划在未来5年将菌种保有量提升至20万株,10—15年提升至100万株,届时将占全球总菌种量的30%左右。
此外,该团队还正谋划建立面向公众开放的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络平台,以丰富的科普内容向公众普及微生物安全健康知识。
谈及未来发展,吴清平信心满满:“现在是我国科学家做科研、创新最好的时期,国家将科技创新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还呼吁各界不仅要重视科研,更要重视成果产业化,让科学研究创造更多价值。
南方日报记者 卞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