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韶关:全力以赴推动碳中和试点示范建设

2021-09-18 09:56 来源:南方网 范永敬 沈明礼 杨长虹

  南方网讯 9月16日上午,碳达峰·碳中和“丹霞论坛”在韶关市举行。34位国内外相关领域顶尖专家学者、研发机构、社会组织及企业汇聚于韶关,共同商讨、谋划推动韶关绿色低碳转型和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建设。

  韶关生态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风能、光能优越,产业基础厚实,是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也是广东省主要能源基地之一,进行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建设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立足北部生态发展区生态、资源、区位等优势,韶关积极响应国家“3060”目标要求,一手抓碳排放端“节流”、一手抓碳消纳端“开源”,努力将韶关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持续擦亮韶关绿色生态名片,加快推进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进程,为国家和广东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韶关贡献。

  院士专家为韶关碳达峰碳中和出谋划策

  此次碳达峰碳中和“丹霞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相关领域的顶尖院士专家、研发机构、社会组织及企业代表,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新能源产业发展、韶关行动等相关话题进行交流。与会院士专家作9个专题报告,畅谈碳达峰、碳中和对绿色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实现路径。

  “韶关因地制宜率先探索碳达峰、碳中和实现路径,是富有前瞻性的战略之举。”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科技委主任谢和平希望,韶关能紧紧抓住召开碳达峰碳中和“丹霞论坛”的契机,建好、用好广东碳中和研究院(韶关),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力争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示范。

  “韶关在探索碳达峰碳中和的具体行动中逻辑清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干勇认为,立足于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韶关通过引进科技人才、布局新能源产业链、发展大数据产业等措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卓有成效。“这是‘双碳’目标下产业转型发展的一个新路径和新模式,将为全国同类的城市提供示范经验。”

  当前,韶关全力筑牢粤北生态屏障,狠抓产业绿色转型升级,高质量对接融入“双区”建设,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积极发展需要山水而不污染山水的产业,提升生态“含金量”、发展“含绿量”,让“绿色”成为产业转型升级改革的最亮底色,努力走出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转型发展新路子。

  积极探索碳达峰碳中和韶关路径

  韶关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肩负维护南岭生态安全和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优质生态服务功能的重任。同时,韶关是曾经的“华南重工业基地”,历史原因造成了高能耗、高排放的经济结构特征十分明显。

  如何在筑牢粤北生态屏障的同时,实现产业的转型发展?这是韶关一直思考的问题。中央提出“双碳”目标后,韶关发展有了一张清晰的路线图。今年以来,韶关主动作为、先行先试,先后举办新能源产业韶关对接大会、制造业高峰论坛,邀请多位知名院士专家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碳达峰碳中和授课。

  7月18日,广东碳中和研究院(韶关)正式揭牌成立,韶关迈出探索碳达峰碳中和“韶关路径”第一步。此次论坛期间,韶关探索碳达峰碳中和的成果集中落地:韶关签署碳交易平台战略合作、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战略合作等9项合作协议,举行碳中和专项基金启动、碳中和产业园启动、碳中和智库挂牌、中发科技成果转化研究院挂牌等仪式。

  “丹霞论坛”上,有关方面还发布了《碳达峰碳中和“丹霞倡议”》,倡议合理利用风、光、水、生物质资源,优化能源配置结构,提升清洁能源供应比例等。韶关表示,将以本次“丹霞论坛”为动力和机遇,立足资源禀赋优势,科学制定韶关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统筹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生态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建筑结构、投融资结构等优化调整。

  韶关将以碳中和产业园、韶关碳中和产业基金等为桥梁和纽带,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积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加快推进韶关市成为广东省重要的绿色能源基地和新能源全产业链的主战场,为“双区”“两个合作区”工业产业结构绿色转型、推广低碳零碳负碳技术,为广东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贡献韶关力量。

  打造千亿级的新能源产业集群

  全产业链布局新能源产业,韶关步履坚定。

  今年8月,韶关市与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正式签约,共同开发利用韶关市新能源资源,将韶关市丰富的新能源资源转变为产业发展优势,规划建设碳中和产业园,主要引进风电产业链、光伏产业链和储能产业链等企业。

  9月16日,碳中和产业园正式开工。该项目从签约到正式动工仅用40天,充分体现了“韶关速度”。首期落地建设的两个项目,分别是异质结光伏组件生产厂和陆上大风机总装厂,总投资11亿元。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40亿元,创造税收3亿元,提供超2000个就业岗位。

  碳中和产业园是韶关市打造新能源全产业链的重要基础和主要环节。本次碳中和产业园的动工建设,为推动韶关市风电、光伏资源开发和产业建设,打造千亿级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吹响了产业高质量发展集结的号角。

  接下来,韶关市将引进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等10家以上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落户碳中和产业园,吸纳集聚上下游产业链入驻韶关市,并且通过支持韶关市本地的配套供应商全面升级,合力打造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此外,作为广东省首批林业碳普惠交易试点地区之一,韶关提出以碳普惠制—林业碳汇为核心,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碳普惠激励机制。2015年以来,韶关市森林累计吸收二氧化碳15361.81万吨,释放氧气11170.35万吨,累计碳储量近5000万吨。

  构建清洁低碳高效安全的能源体系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提高固碳能力和减少碳的排放。能源领域碳排放总量大,是实现碳减排目标的关键。

  韶关是广东省主要的能源基地之一,风能、光能等可再生能源优势明显。截至2020年12月,境内发电装机容量805.4万千瓦,其中光伏发电和风电装机容量占比达14.1%。

  立足资源禀赋,韶关市加强对资源和产业发展的规划布局统筹,以更好地推动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目前,韶关市与中国三峡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就风、光资源开发建设达成了合作,按全市未开发风、光总资源容量(规划1100万千瓦),配置给两家企业各550万千瓦(其中风电150万千瓦、光伏400万千瓦),加快辖区内风、光资源开发,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尽快达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十四五”期间,韶关市将积极争取国家政策资金支持,借助科研院所力量和优势,坚持打造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力争到2030年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突破50%。

  在增加能源供应总量的同时,尽可能地减低碳排放的增加速度和数量。同时,以韶钢焦炉煤气作为氢气生产主要原料,打造氢创产业园,推动氢能发展,逐步降低煤炭消费比例,保障韶关能源供给、经济增长和生态发展。

  接下来,韶关将实施以清洁能源为主的多元化发展。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推进工业、交通、供热等领域电气化改造,大幅度提高可再生能源供给电力、热力和燃料占比。建成光/风/水/储综合电力系统,满足碳减排双控目标、经济可持续发展、能源供给安全的多重要求,助力韶关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韶关碳达峰碳中和“六个一”实施路径

  当前,韶关正努力打造以一个碳中和研究院、一个碳中和产业园、一个碳中和产业基金、一个碳中和智库、一个碳中和交易平台、一个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六个一”为实施路径的碳达峰碳中和“韶关路径”。

  ●一个碳中和研究院

  广东碳中和研究院(韶关)将整合各方现有碳中和技术领域优势科研力量,积极引进人才,形成一支碳中和关键领域的一流工程与产业化队伍,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科学路径、技术支撑与政策建议。

  ●一个碳中和产业园

  以广东碳中和研究院(韶关)为主体,打造专业化产业园区,承载落户企业发展,形成高效融合与协同发展模式特色园区。

  ●一个碳中和产业基金

  以广东碳中和研究院(韶关)为核心,设立百亿专项基金支持地方碳中和产业发展,促进产业聚集,首期规模不小于10亿元。

  ●一个碳中和智库

  以碳中和领域方向为核心,组建科技、经济、企业、资本专家团队,服务地方政府咨询与产业顾问。

  ●一个碳中和交易平台

  与广东省碳交易平台联动,打造具有韶关产业特色的交易平台载体与咨询机构,服务区域碳汇交易企业。

  ●一个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

  加大韶关电网建设投资力度,提升设备智能化水平;建立新能源项目及配套电网项目同步规划、同步核准(备案)、同步建设、同步投产机制;提升新能源建设服务水平,简化新能源项目建设及并网审批流程;构建覆盖现代农村的新能源体系。

  作者 范永敬 沈明礼 杨长虹

编辑:詹海珊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