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盛会——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览会(以下简称“CES 2024”)成功举办。CES 2024汇聚了全球最前沿的科技产品和创新思想,展现了科技与生活的无缝对接。据悉,今年有逾4000家芯片、汽车、家电以及消费电子领域厂商奔赴这场“盛宴”,其中已公布的中国参展商数量已超过1100家。同时,诸多前沿“黑科技”在展览期间亮相。
自动驾驶、智能座舱、智能出行等前沿车载技术站“C位”
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生产冠军。在CES 2024一众出行领域参展商中,中国智能出行企业小鹏展示的陆空一体式飞行汽车独树一帜,这是小鹏汇天一体式飞行汽车自去年10月以来首次在国际舞台上公开亮相。该车型计划于2025年四季度开始量产交付。如果顺利实现,意味着“陆地航母”将成为全球首款面向个人用户量产交付的分体式飞行汽车。
在CES 2024上,大众集团展示了首批将ChatGPT融合到其IDA语音助手功能的车型。ChatGPT与大众汽车IDA语音助手后台集成后,能够实现许多远超语音控制的新功能。
奔驰发布最新一代MBUX人机交互系统,值得一提的是,它采用了虚幻渲染引擎,语音助手也将融入AI能力,升级为能够提供自然交互的“虚拟助理”。
宝马集团也为现场观众揭秘集团人机交互发展方向。其中,宝马展示了其基于亚马逊Alexa大语言模型(LLM,Large Language Model)打造的全新一代BMW智能个人助理。
CES 2024期间,吉利银河旗下首款纯电轿车吉利银河E8也将亮相BOE(京东方)展台。据悉,该车搭载京东方45英寸8K无界智慧屏、8K准视网膜级分辨率、98%屏占比,同时集仪表、中控、副驾于一屏。此外,不少厂商也携最新的自动驾驶技术和智能交通解决方案亮相。
中国家电巨头聚首CES 2024展示前沿技术突破
与往年CES相比,今年参加CES 2024的中国企业中,大白电、手机企业减少,彩电、面板等显示相关企业增多。其中,TCL、创维、海信等中国家电巨头纷纷携今年最新产品精彩亮相。
作为展台面积最大的中国品牌,TCL在1672平方米的展区中,共展出23个大类超过120种领先科技产品,重点展示其在智能终端、半导体显示等领域的创新产品与前沿技术突破。CES 2024期间,TCL实业带来了115吋全球最大的QD-Mini LED高端巨幕电视,行业内首个集成手机、平板、AR智能眼镜等的移动智能终端解决方案,包括搭载新一代“未来纸3.0”护眼显示技术的手机、平板以及全球首款搭载第一代骁龙AR1平台的双目全彩AR眼镜雷鸟X2 Lite等产品;TCL华星全球首发车载智能座舱,并展示全球首款14吋2.8K印刷Hybrid OLED笔电显示屏、全球首款极薄57吋8K MLED电竞曲面显示屏等产品。
此外,TCL华星在CES 2024全球首发车载智能座舱,该款产品集成展示多项车载显示应用,包括42.7吋超大异形车载一体式显示屏、10.1吋智能透明OLED触控屏、5.1吋抬头显示、14吋高屏占比超薄柔性OLED显示屏等,展现多元化车载显示解决方案。值得注意的是,TCL此次参展产品共23个大类,包括电视、AR智能眼镜、智能手机、平板、空调、冰箱、洗衣机、条形音箱、智慧商显、高端专业显示器、光伏科技一站式智慧能源解决方案以及车载显示、笔电显示、VR显示等。
另一家电龙头创维则在智慧显示方案、差异化特色产品、5G+AI+智慧家庭解决方案、新能源光伏储能方案等四大方面进行全面展示。创维首次展出了万级背光物理分区和千级背光物理分区的旗舰Mini LED壁纸电视系列,以及全新的OLED透明电视、165英寸Micro LED电视、投影仪、美妆冰箱、mini洗衣机、挂式空调等产品。值得注意的是,其首次展出的新能源业务的光伏和储能产品,也是首次在CES上展出新能源业务。据悉,目前创维在中国分布式光伏电站装机总量规模排名行业前三,2023上半年创维新能源的营业额超过120亿元。可以说,创维集团已经成功将新能源业务打造成了“第二增长曲线”。
海信在CES 2024面向全球市场公布了拥有超高亮度和画质表现的三色激光智能投影C1 Pro。据了解,该机型相对于2023年上市的前代机型在亮度和画质上都得到大幅提升,让影音发烧友都按捺不住想要马上先睹为快。海信国际营销副总裁David Gold在会上表示,海信将持续聚焦海信场景化和产品创新,通过显示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创新,为美好生活创造更多想象。不难发现,场景化和产品创新正在成为海信的战略关键词。
从今年的展会上来看,包括2023年来大热的AI(人工智能)板块、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场景应用仍是CES的“明星赛道”。CES 2024作为一个全球性舞台,汇聚国际消费科技领域的众多领军企业和创新力量。此次参展,中企直接向全球观众展示了最新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不仅有利于增强国际市场品牌认知度和影响力,更有利于让世界看到中国科技企业的实力与创新能力。
文/潘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