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13家单位加入广州科普联盟,广州科普联盟成员单位已达179家,成员单位涵盖天文、地理、生物、环境等多个学科领域,助力广州构建融合科学、文化、旅游和教育于一体的多维协同创新科普体系。5月17日,广州科普联盟2024年工作会议在广东科学中心召开,大会对新申请加入联盟的科普基地现场表决,广东食品安全科普基地、华南师范大学生物标本馆、广东羊城晚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13家单位被表决同意加入广州科普联盟。
会上还发布了联盟最新宣传片、广州市科普打卡地图和广州科普高质量品牌案例征集活动。此次广州市科普打卡地图同步发布手绘版和线上互动版,公众不仅可以清晰地了解各科普基地相关信息,还可以一键导航前往自己感兴趣的科普基地。
会议还总结了近年来的工作成果,以及汇报2024年工作计划,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吴汉荣,联盟理事长、广东科学中心主任卢金贵等出席。
广州科普联盟理事长、广东科学中心主任卢金贵表示,广州科普联盟坚持“共享、跨界、开放”,紧密团结各成员单位,激发科普共同体的创新力量,推动区域科普资源整合共享。
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吴汉荣指出,科学普及对于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意义重大,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广州一直坚持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聚焦“四个面向”,优化科技供给,强化科普能力,争做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和火车头。
广州科普联盟成立于2011年5月24日,经过13年的发展,成员单位从最早的40余家发展壮大到如今的179家,成员单位涵盖天文、地理、生物、环境、交通、航天、医学、农业、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助力广州构建融合科学、文化、旅游和教育于一体的多维协同创新科普体系。目前打造了珠江科学大讲堂、讲解大赛、科普五进等多个科普品牌活动,近三年吸引超过2800万人次参与,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和社会效益。
文 李早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