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批准由广东省产权交易集团牵头组建“广州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国家知识产权局在珠海横琴设立全国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特色分平台。
培育知识产权运营机构13家,在运营能力、模式及市场开拓方面予以指导。中彩联、汇桔网、高航网、7号网、第五大发明等一批民营投资、市场化、网络化知识产权运营机构迅速涌现,知识产权转让、许可、交易市场日益活跃。以中央财政4000万元为引导资金,设立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筹备成立规模达5亿元的广东省粤科国联知识产权投资运营基金,培育和运营重点产业领域的高价值专利。深圳出台《企业专利运营指南》,东莞成立东莞市知识产权交易服务中心,中山建设“广东(灯饰照明)知识产权运营中心”,顺德区建设广东省知识产权创新运用试验区。广州设立运营服务专项资金。深圳搭建O2O网上交易平台。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许可贸易,2013-2014年,全省专利许可合同备案量达2045件,许可合同金额达4.3亿元;“专利权与专利申请权”转让数量达14095件,位居全国第一。2015年,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1308项,涉及专利4104件,合同金额12.3亿元人民币和90万美元。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4个国家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累计完成专利展示41250件、专利交易2085件,金额超过6亿元。
同时,广州、深圳、东莞和佛山市禅城区积极开展“全国专利保险试点”。截至2015年底,四地367家企业已累计完成专利投保超过2000件。2012年4月,全国第一例专利保险赔付案件在佛山市禅城区顺利结案。中山在全国率先探索构建单一行业专利保险机制。佛山开通专利保险公众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