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记者/张琛平 通讯员/粤工信)4月4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召开《广东省制造强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产品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新闻发布会。据悉,《若干措施》结合“大产业”“大项目”“大平台”“大企业”“大环境”五大提升行动,提出12条政策措施,力争将新型储能产业打造成为“制造业当家”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2027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将达万亿
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新型储能产业市场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曲晓杰介绍,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抢占新型储能产业制高点和产业发展前沿,将新型储能产业打造成为广东“制造业当家”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根据《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广东省工信厅深入研究新型储能产业国内外现状、技术创新趋势,全面摸查全省新型储能重点项目情况,梳理招商引资重点企业清单,细化阶段性及产业链各环节发展目标,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谋划制订《若干措施》。经省政府分管领导审定同意,《若干措施》由广东省工信厅以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印发。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处处长陈红政介绍,《指导意见》在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多场景创新应用示范、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和完善产业发展政策环境等6方面提出31条政策措施,提出到2025年、2027年两个时间节点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6000亿元,年均增长50%以上,装机规模达到300万千瓦;到2027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万亿元,装机规模达到400万千瓦。
广东储能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已拥有一批储能龙头企业
据悉,广东是国内储能电池产业发展最早、产业覆盖最全、最成熟的地区,近年来全省储能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储能电池出货量全国领先,储能变流器占全国四成市场份额,整体技术研发及装备制造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在许多细分领域已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拥有比亚迪、欣旺达、亿纬锂能、德方纳米、贝特瑞、易事特、南网科技、邦普科技等一批储能龙头企业。
曲晓杰介绍,《若干措施》充分衔接《指导意见》相关目标及任务,立足工信部门职责,侧重于从供给制造端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大产业”“大项目”“大平台”“大企业”“大环境”五大提升行动,提出包含强化锂离子电池储能优势,提高关键材料生产水平;积极培育新兴储能产业,推动钠离子电池产业化;提升储能电子元器件产品供给能力;打造储能产业发展集聚区;建设储能产业创新平台等12项内容。
曲晓杰表示,接下来将加强《若干措施》的宣贯和实施,结合部门职责,切实抓好新型储能产品发展。
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方面,以重大项目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梳理新型储能招商目录,对准产业链“短板弱项”,充分发挥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市作用,精准龙头企业,滚动谋划一批、储备一批、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建立“省市联动、分级负责”的储能项目跟踪服务机制,推动在建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尽早投产达产。
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新型储能产品供给能力方面,加强新型储能电池产业化“卡脖子”技术攻关,加大财政资金对锂离子储能电池材料、单体、系统、工艺、设备以及核心芯片等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支持力度,加强安全关键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补齐功率器件及模块、高端传感器等产业链短板,同步开展钠离子电池、氢储能、液流电池、超级电容器等新方向产业布局。
在深化交流合作,提升产业国际化发展水平方面,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积极争取工信部等国家部委支持,举办中国能源电子产品展览会,展示储能先进成果,促进应用及消费,深化国内外贸易合作,深度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来源:广东省工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