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50亩田地的耕收要几十人辛苦劳作好几天,现在全程机械化,一天就可以完成50亩地的耕作量。”最近,位于高州石鼓镇的茂名市首个水稻无人农场迎来丰收,农场负责人刘家强见证了科技在他家土地上带来的大变化。他眼中的大变化正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缩影。
在高州广袤的田野上,无人机和插秧机齐上阵,科技种田让“汗水农业”走向“智慧农业”;在蔬菜智能大棚里,水肥一体化自动灌溉,只需一部手机就能轻松完成操作;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带货,本地优质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把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以县(市、区)为单位开展创建,到2025年创建500个左右示范区。近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公示了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名单(第一批),全国共有100个县(市、区)入选,高州榜上有名,是广东5个入选的区域之一。
底子扎实
农林牧渔总产值全省第一
高州,七山一水两分田,土壤肥沃,地貌多元,气候多样。一江十河编织在田园山水风光中,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温室大棚,成为四季弥漫着花果鱼米香甜的农业天堂。
立足资源禀赋优势,一直以来高州稳步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大力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农业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体推进,力促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数据显示,高州农林牧渔总产值272亿元,多年位列广东县级市第一,形成了以荔枝、龙眼、香蕉等岭南特色水果为主导,畜禽、水产等为辅的优势特色产业体系。其中,高州荔枝年产量占全球的十分之一,世界每十颗荔枝就有一颗来自高州。
近年,高州以构建“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抓手,大力推动农业生产向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转型。
目前,全市有6种农产品种植面积超20万亩,6种农产品年产量超20万吨,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5个、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11个、省级农产品区域品牌41个,发展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2家。
今年荔枝季,高州荔枝产量23万吨,销售金额达20.7亿元,在广东荔枝“12221”市场体系建设总结大会上高州多项成绩获肯定:高州荔枝省级特优区获评广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6个基地上榜“2021年广东荔枝品牌示范基地”。此外,高州荔枝品牌价值达到122.2亿元,成为全省荔枝“最有价值区域公用品牌”中首个突破百亿元的品牌。
作为全国水果第一县、中国荔乡、世界储良龙眼发源地,随着国家级荔枝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级田园综合体,省级荔枝、省级龙眼现代农业产业园等9个省级以上产业平台建设的快速推进,农产品加工以及电商、仓储、物流、民宿、餐饮、休闲观光、文化创意等新业态在高州蓬勃发展。
创新引领
科技赋能现代农业产业化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走进高州,农业现代化有迹可循。
位于曹江镇的绿杨农业股份有限公司,200万羽蛋鸡养殖从喂料、饮水、调温,到拾蛋、检测、清粪,全流程自动化操作。
瞄准市场消费需求升级的实际,高州以生产更加绿色、安全的农产品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突破点,强化监管手段,创新技术应用,推动形成一批品质更高、口感更好的农产品种养基地,打造拳头农产品擦亮区域品牌。
如今,高州农产品加工率超70%,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100%,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面积78万亩,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5.6%。
为将荔枝这一小特产升级为大产业,2019年以来,高州累计改造果园面积14万亩,优质品种率由30%提高到55%。
位于根子镇的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更为荔枝种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智库。如今,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已收集国内7大荔枝主产区及国外11个国家的荔枝种质资源700多份,形成了中国荔枝种业的“芯片”,防止出现荔枝种业“卡脖子”,为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今年3月,高州建成了全省首个县级乡村振兴发展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院粤西分院。当地通过与华能新能源公司、华能投资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合作,“校企地”合作创新应用光伏材料改造农房屋顶,推动新能源战略实施,建设全国首个碳中和新乡村。
此外,华南理工大学乡村振兴发展与研究院粤西分院还建立了乡村振兴培训中心,联合分界镇人才驿站,一线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乡村美容师、电商经营等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高州还着力打通科技链和产业链,赋能高州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通过依托省级荔枝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龙眼现代农业产业园、大棚蔬菜基地等,打造现代农业发展区,重点发展水稻、水果、生猪一体化养殖、生态渔业等特色优势农业,引入“互联网+”模式,推进种植基地和养殖基地数字化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撬动“三高”农业升级发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更上新台阶。
有序推进
明确五大任务创建示范区
在农业现代化赛道上,高州将如何当好排头兵?高州提出,将走农业设施化、园区化、融合化、绿色化、数字化的农业现代化之路,着力打造岭南特色显著的优势特色产业农业现代化示范区,集成全国重要的岭南特色水果现代化示范区、粤西地区重要的外向型渔业创新升级引领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优质菜篮子产品供给基地、粤西地区全面乡村振兴的重要展示窗口。
在推进路径上,高州将农业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突出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农产品精深加工、新型经营主体壮大、“三品一标”和数字化建设等。
在建设布局上,高州将构建“一心一带三区多园”总体布局,即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中心,岭南优势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带,南部农业现代化先行区、西北特色农业优化发展区、东北生态旅游农业提升区,以及荔枝、龙眼、香蕉、蛋鸡等多个产业园,形成“一特一园、多园成群”的发展格局。
高州计划投资11亿元,统筹涉农财政资金5.2亿元,撬动社会主体投资5.8亿元。完成五方面任务:
——做实生产体系,提高设施化水平。拟投资2.7亿元,建设完善田头小站、批发市场、冷链物流等现代化设施,提升机械装备应用水平。
——做大产业体系,提高园区化水平。拟投资5亿元,促进优势产业集聚发展。强化水果精深加工。创建特色小镇。
——做强经营体系,提高融合化水平。拟投资1.06亿元,培育壮大农业经营主体,创新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
——做优质量体系,提高绿色化水平。拟投资1.04亿元,推动农业品牌“两品一标”和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建设,推进“一控二减三基本”行动。
——做好服务体系,提高数字化水平。拟投资1.2亿元,加快农业农村数字化改造,建设农业大数据中心,打造农业智慧园区。
一线实践
石鼓镇喜获丰收
无人农场早稻
亩产662公斤
近日,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茂名分中心自主科研项目“水稻种植机械化和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现场测产现场会,在高州市石鼓镇家强七彩田园家庭农场举行,这标志着茂名市首个水稻无人农场今年的计划任务顺利完成。
石鼓镇无人农场于今年7月启动,示范面积50亩,由茂名实验室科研团队与华南农业大学茂名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共同建设,通过提高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水平,让智慧种地解放农民劳动力、推动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建设无人农场就是为了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茂名分中心主任罗锡文在测产会上说。
据介绍,“智慧种田”能有效提高闲置农田的利用率,今年早稻亩产达662.29公斤,充分印证了无人技术可以实现高效优质的农业生产。同时,无人农场还实现了生产环节全覆盖,播种效率相较人工播种提高近200倍,生产环节全程比人工节省劳力达60%左右,可以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力、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
“以前50亩田地的耕收要几十人辛苦劳作好几天,现在全程机械化,一天就可以完成50亩地的耕作量。”家强七彩田园家庭农场负责人刘家强作为无人农场的土地流转人,见证了科技在他家土地上带来的大变化。
高州石鼓镇是农业大镇,从2011年起,石鼓镇成为茂名地区唯一的全国水稻高产创建整建制镇试点镇,2020年顺利获评省级“水稻专业镇”。该镇按照“依靠科技,兴粮足食,兴菜富民,兴果强家”的发展路子,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形成了水稻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带。
目前,石鼓镇通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全镇水稻全年种植面积达7.248万亩,粮食总产量达3.42万吨,水稻链条产值约2.14亿元,占全镇农业产值的36.7%。带动农户2万余人,使农户每年收入增幅达20%,极大地提高了农户生产积极性。
数说
●目前,全市有6种农产品种植面积超20万亩
●6种农产品年产量超20万吨
●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5个、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11个、省级农产品区域品牌41个
●发展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