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龙舟、吃“龙船饭”,是黄埔区长洲街每年端午节都会举行的民俗活动。可是面对丰盛的宴席,街道办却发愁了:食品安全谁来保障?
2019年6月初,长洲街把“龙船饭”食品安全监管问题提交到“有呼必应”平台,经过区市场监督部门协调,派出专人负责巡查保障“龙船饭”的食品安全。
今年,黄埔区率先制定出台“有呼必应十条”,初步构建了以党建为“魂”、街镇为“头脑”、社区网格为“眼耳”、区属部门为“手脚”的基层治理新体系,只要一声“呼叫”,各方力量便会马上前来“会诊”,合力解决实际问题。
一个平台打通基层治理信息瓶颈
“龙船饭”看似小问题,但在基层有可能成为难以协调解决的“老大难”问题。今年6月初,长洲街依循民俗,准备在端午赛龙舟活动当天,举行“吃龙船饭”社区活动。今年的龙船饭,要在街道辖区内分4个点“开席”,这么大的社区围餐活动,食品安全如何保障?
负责活动安全保障的长洲街劳安监中队想到了“有呼必应”平台。6月5日,长洲街劳安监中队将“龙船饭食品安全”问题上报“有呼必应”综合指挥中心,请黄埔区市场和质量监督局协调处理。当天,区市场和质量监管局接到“报料”后,立即安排基层工商所派人参加长洲街龙舟节期间聚餐食品安全检查,顺利解决了这个问题。
什么是“有呼必应”?原来,这是黄埔区率先推出的一项基层治理改革。今年2月,黄埔区制定出台《黄埔区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工作主方案》(简称“黄埔区有呼必应十条”),长洲街、联和街作为“有呼必应”试点街道。
“有呼必应”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长洲街、联和街初步形成“12345”工作机制,即“一平台、两清单、三级管理、四项机制、五种赋权”。这个“一平台”,就是“有呼必应”综合指挥平台。在平台的指挥下,基层问题的治理明显“加速”。在“有呼必应”平台上,社区可以呼叫街道的部门,如果不能解决,街道也可以呼叫上级部门协调解决,让过去管理中存在的“难点”、“痛点”有了解决的办法。
基层问题“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对社区群众来说,“有呼必应”带来的最直接感受是政府服务“速度变快了”!
长洲街下辖的深井社区花基新村是一个老社区,小区一楼有不少小餐饮店,平时餐饮店的油污与居民排污管混用,经常堵塞化粪池,导致污水漫溢。在深井社区工作6年的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谭永良为这个问题跑了好几个部门。过去他找过街道城管科,但城管科也只能管理其职责范围之内的业务,给不出油污处理的具体解决方案。
“有呼必应”平台上线后,谭永良把花基新村的油污问题向平台进行反馈,请求各部门协调解决。仅仅一个多月后,经过区民政、环保、环卫、城管、经联社、执法队等多个部门协调配合,花基新村的商户都按照出具的综合整改的办法建了油池,所有的排烟管都安装了油污过滤装置,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以前我们的社区居民遇到问题可能找不到能解决的部门。而现在,只需要通过统一的平台和窗口,系统就能帮助居民匹配最合适的部门解决问题。”谭永良表示,这是真正让“民有所呼,党政必应”在长洲落地。
在“有呼必应”的统筹下,基层问题得到了“分级处理”。在社区层面,网格员日常巡查走访、听取群众反映,及时发现一线问题。网格员能解决的问题第一时间解决,不能解决的上报社区、街道。如果街道不能解决,就通过综合指挥中心上报区职能部门。
“琐事不出网格、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长洲街道办事处主任邹勇刚表示,如果有涉及职责交叉、多部门协同的难点和阶段性突出问题,街道能够通过综合指挥平台启动“呼应”机制,纳入“有呼必应”指挥系统统一管理,有力破解了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从“民有所呼”到“全民响应”
通过“有呼必应”工作机制,试点街道初步构建了以党建为“魂”、街镇为“头脑”、社区网格为“眼耳”、区属部门为“手脚”的基层治理新体系,由街镇研判调度各方面力量来解决问题,一改过去街镇看得到但是无力解决,部门有能力解决却看不到的情况。
3个多月来,在长洲岛上开展的“有呼必应”试点工作不仅推进了市、区重点工作的开展,还磨合、形成了条块融合的响应机制,推动了党员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变“被动处理问题”为“主动发现问题”。
最近,谭永良就在跟进深井市场公交车站更名工作。由于深井市场在几年前已经撤销,还一直沿用“深井市场站”的公交站名,经常会误导游客。“于是我就在‘有呼必应’平台上提交了这个申请事项,改为以附近的标志性建筑深井文塔为站名,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他满怀信心地说。
在“有呼必应”平台的帮助下,第一线的基层干部不仅能为群众办事,还能办成事,大大提高了成就感和主动性。一批时间跨度大、处理难度大的问题得以解决。
党和政府的切实工作带给了长洲岛居民肉眼可见的改变,也换来了他们的热情回应——近期在长洲街发起的“学习强国,有呼必应,重走长征路(线上)公益健步行”活动中,每天APP上的参加活动的居民人数都超过了2000人。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线上活动与线下活动相结合,长洲街“有呼必应”试点工作拉近了党和政府与居民群众的距离,形成了在社会管理上的逻辑闭环。
“就像画出了一个圈,群众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积极响应。当我们党和政府有重点工作要推进的时候,居民群众也能够热烈响应,共同做好这些工作。”邹勇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