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周振:为质谱领域培养一批“砖头水泥”工匠

2019-01-04 14:10 来源:南方网 刘灏

  近年来,“工匠”一词在社会热传,每个人对“工匠”的定义都各不相同。对于“南粤工匠”周振来说,工匠就是坚持做好一件事的人。

  2004年,海外学成归来的周振致力于中国新一代质谱仪器自主创新研究与正向开发。历经18年创新发展,周振及团队先后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大气压基体辅助激光解析离子源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仪、全球首台基于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的金属残余气体检测仪、国内最复杂的高端商品化大在线气溶胶质谱仪、国内首台在线挥发性有机物质谱仪等。

“南粤工匠”周振 刘灏 摄

  周振和团队们的努力促使我国成为国际上少数掌握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核心技术的国家,周振也因此被业界冠以“我国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仪器研发的开拓者”之名。

  远赴异乡
   只为填补祖国空白领域

  当被问及当时选择归国的原因时,周振对记者说,当时自己出国只是实现质谱仪研发的一条路径:“最后肯定是要回来的。在国外读书期间,我没有一刻动摇过‘一定要回国’的想法。从来没想过要办‘绿卡’之类的事。”毕业于厦门大学的周振,在学校时,受到老一辈质谱专家和教授的影响,他觉得,自己要坚定地走研究质谱仪这条路。

周振在观察质谱仪零配件 刘灏 摄

  周振告诉记者,质谱仪器的种类在全球接近100种,而目前我们只能研发出五六种,更多则是依赖进口。“质谱仪器的研发在国外已经有100年的历史了,而我国起步较晚,当时回国就是希望填补我国在质谱仪器研发生产方面的空白。”

  归国发展

   创业遇多重困难

  2004年,周振回到祖国参加第四届“海交会”,当时他就决定选择将广州定位自己的创业之地。“那时候我们除了知识,什么都没有,国内也没有人生产质谱仪器,我们一切从零开始。”没有过多的考虑,周振组建了四人团队,握着100万资金就“开干”。

  事实上,周振在做这看似“头脑发热”的创业决定前,已经做了多年准备。“在国外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想,怎么样才能做出一台可以检测PM2.5的仪器呢?我们的第一台样机是2012年的时候制作出来的,而实际上我从2002年就开始做全球的资料调研,从调研到制作出样机,总共花了十年的时间。”

周振在听取研发情况 刘灏 摄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周振在创业初期遭遇到了许多身边的质疑和反对:“认识我的人认为我在发昏,不认识我的人认为我是骗子。”不管身边的人如何反对,也没有动摇周振对投身质谱仪器研发事业的信念。可困难远不仅如此。

  “当时国内在这里领域很空白,既没有足够的资金,了解的人也不多,关键是人才也几乎找不到。”当时的周振除了要应付资金、人才紧缺的问题,还要自己一点一滴地培育国内的“市场”,让更多人了解到质谱仪器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药品检测、检验检疫等领域的特殊作用。周振说自己遇到困难不会想着放弃,只会想办法去解决。幸运的是,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越来越多的人该领域的重要性。

  工匠的理想

    实现质谱仪器产业化发展

  2010年广州亚运会空气质量保障、2012年粤北血铅事故溯源、“东方红Ⅱ号”黄渤海科考研究……在这些大型外场实验中,周振带领他的团队发挥了关键作用,全面实现数据快速处理、在线动态源解析等关键功能。经过十四年的发展,周振的质谱仪在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希望打造属于自己民族的质谱品牌,虽然这个过程非常漫长,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创新,逐渐积累核心竞争力。”  

周振在指导仪器研发工作 刘灏 摄

  作为南粤工匠,周振甚至技术和技艺传承的重要性,他在向记者表达自己和团队未来将向“疾病诊断”、和“药品残留”等领域发展的同时,还表达出了打造“孵化器”的想法。

  他说,要实现质谱仪器的产业化,必须“打通上下游”:“制造质谱仪器,就像‘盖高楼’。可目前我国在这个领域的基础还比较薄弱,我们这些‘盖楼者’还要兼顾着生产‘水泥’和‘砖头’。”他希望未来自己可以引导更多行业内的年轻“工匠”,专注于质谱仪器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实现质谱领域产业化,走在世界前列。

编辑:廖晨星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