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起,法国巴黎爆发了1995年以来最大规模的罢工活动。此次罢工的直接导火索是马克龙政府的养老金改革计划。而今,罢工仍在继续。据当地媒体预测,罢工对巴黎等地公共交通的影响,或将持续至圣诞节。
同去年因燃油税调整引发的“黄背心”运动类似,此次罢工展现出政府与工会组织的博弈。专家分析,法国存在的经济和政治问题在欧洲有普适性。法国罢工产生的示范效应将在西欧南欧多国产生严重影响。
罢工短期难以缓和
法国的大规模罢工活动从12月5日持续至今,示威者与警察在巴黎多地爆发了冲突。法国内政部统计,罢工首日有超过80万人在法国70余个城市游行示威。受罢工影响,法国全国范围内大量学校停课,卢浮宫、巴黎歌剧院等公共文化设施停止服务。
法国国家铁路公司的工会发起了此次罢工,多个与公共交通相关的工会也积极响应,导致巴黎乃至全国的公共交通瘫痪。连续数日,法国地上交通出现长达数百公里的堵车,地下交通因部分线路停开导致“人挤人”。越来越多的当地民众和游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达了对罢工的不满。“当地”援引一份民调表示,对罢工表示支持的人和参与罢工的工人人数都在下降。
据了解,此次罢工旨在表达对法国政府新近出台的退休制度改革方案表达不满情绪。根据该方案,现存的42种退休和养老金制度整合为一种积分制体系。该体系遭到法国工会组织的激烈批评。
英国广播公司分析,由于新制度“一刀切”,多个工种的相对养老金福利将被取消,工作年龄将被延长,工作时间也将增加。然而根据11月法国政府公布的一份报告,如果养老金制度不改革,到2025年赤字可能高达172亿欧元(约合1336亿元人民币)。
改革困难重重
去年11月,法国民众因抗议燃油加征税发起了数十万人参与的“黄背心”运动,最终以马克龙政府作出让步告终。面对态度强硬的工会,马克龙为何又要在今年年末发起养老金改革?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研究员赵俊杰认为,受法国严重的财政问题逼迫,养老金改革已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
此次改革也是萨科齐政府时期政策的延续。2010年,法国时任总统萨科齐提出将退休年龄由60岁提高至62岁,法国工会随后发动了波及全国的罢工活动,但这次养老改革最终得以实现。如今,法国人口老龄化危机和经济不景气问题仍然存在,亟须再次对养老金“动刀”。
“尽管法国必须改革,但马克龙没有选对时机。”赵俊杰认为,由于此次改革触及了太多人的利益,最终很可能以再次妥协让步告终。尽管马克龙不会放弃在未来再次提出改革,但法国罢工运动的示范性效用十分明显,对整个欧洲的社会稳定都造成不利影响。
根据欧洲工会研究所的一份“罢工图”报告,2010至2017年间平均在每1000名法国雇员中,就产生了高达125个旷工日。去年的“黄背心”运动,更是给法国乃至欧洲的“罢工潮”带来示范。
赵俊杰认为,法国此次罢工运动可能在西欧、南欧引发连锁反应,不仅因为这些国家在财政问题上面临危机,也因为欧洲资本主义制度正面临挑战,传统党派失去影响力使政治格局碎片化。带有极端政治倾向的新党派为了获得选票,势必争取工会支持,同其一道发声。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泠汐
策划:李杰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