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漫长的征途。但房价涨幅却犹如坐火箭。
2013年2月24日,网上一则“盘点十年房价”的微博引发网民热议,从2003年到2013年十年间全国城镇平均房价从2381元上涨到5791元,十年上涨143%。而查阅官方数据,广州市房价十年来“疯涨”力度远高于全国水平,涨幅高达261%,而北京、上海房价涨幅则分别达到365%和500%。
“好比过山车一样,赶不上,真赶不上!”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摇头感叹。对于绝大多数老百姓而言,别说是整套房子,单是首付都足以让他们心生畏惧。
“蜗居”、“蚁族”、“房奴”、“裸婚”……近几年这些流行起来的热门词汇,日渐说明高房价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不可承受之重”。
据统计,全国房租连涨42个月,北京房租连涨52个月,广州房租连涨45个月、深圳连涨48个月、济南连涨42个月……
究竟房租收入比应该控制在什么范围内?——“25%以内较为合理”,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研究中心王树华认为,25%-30%是居民可承受范围,但超过30%就表明房租压力过大了。显然,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如果房租占到一个人收入的比重高达五分之二,就远远超出了专家所说的合理界限。
不断高企的房租让人怨声载道,也让来自于民间智慧的新词“房格尔系数”,成了人们衡量租金高低的标准,该系数是指房租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
租,买,还是等?在各种焦灼中,人们饱受煎熬。

尤其是年轻人,刚一工作就开始盘算如何节约,面临着巨大的买房压力,给原本就不轻松的生活蒙上了灰色的面纱。买房的辛酸,真是冷暖自知。面临大中城市房价高企现状,许多中低收入者最好的也是唯一的选择,就是租房。然而,越来越多的租房者发现,租房贵、租房难的问题与高高在上的房价相比丝毫不“逊色”。“不但买不起,也租不起”,不少网友感叹相比自己薪水的上涨速度,显然,房租“更胜一筹”。
而今,买房前的焦虑以及买房后的提心吊胆,催生了一种购房者独有的病症“买房综合症”。买房前,人们一般都是对房价过于焦虑,不买当心会涨,买了又怕跌了吃亏。想等等再出手,怕现在看好的房子没了。现在就出手,又担心之后会有更高的优惠;买房后,又会在入住前担心房屋质量、绿化不达标,交房后担心物业管理水平,小区安全性问题,整天患得患失,提心吊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