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将加快“机器换人”步伐促产业发展
在用机器人代替人工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新趋势的背景下,以"珠三角'机器换人'与中国智造的未来"为主题的智能装备专题会议9月29日在广州市举行。会议由新华社广东分社、参考消息报社和中国(广州)国际智能装备暨机器人博览会联合举办。
珠三角“机器换人”对标国际水准
当前,伴随着“中国制造2025”机遇,珠三角的“机器人”制造企业“忽如一夜春风来”,大大小小的智能装备如同“大珠小珠”纷纷落入珠三角各大工厂的“玉盘”中。
东莞长安镇“机器换人”可圈可点
长安大力推动企业“机器换人”,推动五金模具企业由传统生产方式,向智能制造方式转变,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机器换人”刷新中国制造的必经途径
一股用自动化、智能化设备替换劳动力的“机器换人”热潮,正在席卷全国,而有着“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更是其中“换得最早,换得最超前”的地区。
广州番禺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机器换人”
行动实施方案设置了六大攻坚行动重点任务,包括新一轮技术改造行动、制造业高端化行动、制造业智能化行动、工业创新行动、绿色发展行动和“四百”强企行动。依照广州市标准,做好2015年第一批行业领先企业推荐认定工作,引导和扶持区内自主品牌企业做大做强,建立自主品牌培育机制,形成一批核心技术标准。
“机器换人”,最终老百姓也能受益
东莞正在力推的机器换人是否真的会导致技术性失业?如果会,我们该如何看待技术性失业问题?
“机器换人”:看起来很美
机器换人的原因来自于劳动力不足和劳动力成本偏高。2000年到2012年,国内制造业工人工资复合增速为13.6%,近三年出现加速上升的趋势,同时东部沿海省份如广东、浙江等制造业密集地区更是出现用工荒现象。
“机器换人”风刮向古老农业
“机器换人”的风潮越刮越猛,就连古老的农业也无法抗拒其诱惑,大量采用立体栽培和机器人种植技术的室内农场应运而生。而日本的一家公司更是希望做到极致,打造出一座全机器人自动化运作的无人蔬菜农场。
机器人来了 人往哪走?
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力数量短缺等问题日渐凸显,“世界工厂”东莞大量企业开启了机器换人战略,2013年起,当地政府每年拿出2亿元鼓励企业“机器换人”。首家“无人工厂”便在东莞诞生。